笔趣看 > 长生息 > 0

0


鸡鸣时分气,农人不分期。

陈思齐早早的床山爬了起来,想到早有两个月自己就用凉席就可以了,叠好了自己唯一一床被子,一半垫,一半盖,还不是一样能睡好,等到今年入冬,一定去买一床长一些的被子,不然晚上老师会冻到脚。少年自从没在木工厂做工后,采药队一半出发都很晚,太早出门什么也看不到,都传山里面有野兽,少年却是连野猪都没看到过。陈思齐走到灶台前,往锅里舀了两瓢水,就卖力的生起火来,等到洗漱完,就要开始打扫院子,院子另一边是自己的堂叔家,他家门口种了一颗松树,自己记事起就没见过这号人物,说是早就已经搬去城里,买了一座大宅子,在城里混的风生水起,只是每次一刮风下雨,很多枝叶就掉道自己家院子里来,有一年刮大风,一根很大的树枝掉落在自己家房点,还是少年小心翼翼的爬上去将砸坏的瓦片换了下来,后来就自己每年都将瓦片翻一遍,屋里就再也没漏过雨。

陈思齐推开大门,每次打扫外面都会将自己那个尚未谋面的堂叔大门口也打扫上一遍,以前中会有人和他说各扫自家门前雪,日子一长就再没人说这种话了,有的人甚至调侃,巷子头上到巷子尾巴,能多多少事,一起扫了算了,少年当然也想过,只是将来整个小镇的门口都落到自己头上,好几百户人家,怕是有些吃不消,更何况有些巷子自己根本走不进去。

少年将扫帚放回墙角,思量这要不再院子里买上几盆盆栽回来放上,可是转头一看那老旧的大门,就放弃了这个想法。

少年来到村口,见木屋里的男人脸上还躺着他的那本宝贝,也没好意思叫醒他,干脆就到大楠树下坐着。

好一阵过后,终于等来了两辆马车,上面装的都是一些蔬菜,水果,一看这天君府就是大门大户,不仅在六个月一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金银台改头换面,还从山下铺了一条青石板大道,莫不是怕弟子下山磕到绊到,想到这里,少年摇了摇头,怎么能去揣测山上神仙的想法,但是这么多东西,但是想来神仙也不是不吃不喝嘛。

等到孙海清点完物品,才将镇上找来的五六个男人唤到一起,正声说道:“你们现在是给天君府办事,虽然累些,但是一个月也就那么十来次,其他的时间你们做点什么都行,上去之后,别乱说,别乱问,别乱看。”

晌午,一行人总算是到了天君府门口,门口左边伫立这一尊大鹏,一尊麒麟石像,皆是是金玉镶边,宝石做眼,远远望去栩栩如生,不得不夸赞天君府气派。

大门紧紧封闭,旁边的两扇小门倒是开着,孙海带着一行人进入左边的门,说是右边的门就是寻常香客拜访走的门,左边是杂役弟子走的,中间便是一些大人物或者弟子走的。这门的布局镇上也有,只不过是在镇子中间那条街最中间的那间宅子上,少年就曾远远的看到过中间的们打开过,中门开,红毯铺,贵客到。

又在天君府走了半个时辰,终于到了一间挂着食府牌子的别院,比起一般的宅子还要大上几分。少年隔着一道围墙,看见两柄飞起缠斗的剑,发出阵阵撞击的声音,孙海拉了少年一把,示意他把目光收回来,少年进入食府将东西放下,孙海则是在一旁和人盘点东西,中间孙海还悄悄给人塞了一壶酒,那人笑眯眯的拍了拍孙海的肩膀,俯首在孙海耳边说了两句,想来是在夸他极为懂事。

那人将几人分别叫了过去,说是以后几人上山以往都得更卖力些,还说了一些天君府的规矩,再则就是说了些他们做事辛苦了之类的话,从腰间取下自己的钱袋,一人又分了十文钱给他们,  接过钱后,众人都是弯腰道谢,说老爷大方,少年哪里领过什么赏钱,只得跟着照做。

一行人回到村里,孙海把其他人都支了回去,唯独少年被他留了下来。

“小寡仔,你得请你孙爷爷喝壶酒啊,给你找了这么份美差事,刚刚我可都看见了,天君府家大业大,我可不是,你这口袋里装的可不止十文钱啊”孙海盯着少年的荷包说道。

少年心里咯噔一下,怎么刚刚那老爷多给了我十文钱他也被他看到了?

孙海继续说道:“要是没有老子给你介绍的这门差事,你今年估计得比去年过的惨,多少年轻力壮的爷们来抱着我的裤腿哭,那是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我都没将你的位置让出去,你多少也得谢我一下不是?”说着就将自己的酒壶抛给了少年。

少年哪能听不出其中意味,只能抱着酒壶低着头离开了小木屋。

少年刚走,一个有些消瘦的男人,扛着扫把就来到了门口。

孙海开门,做了个请的手势将男人迎进屋去,“聋二爷,今天怎么得空啊”。这男人打扫镇外那条小路的人,从小就患有耳聋,镇上但凡有什么人过世,他都会去扛那条龙杠,送人上山这类活就好像是他们的职业,这类人又被外人称为守村人。

那男人刚坐下,孙海不知道从哪掏出一个茶壶,两只茶杯,将杯中倒满茶水递给了男人,男人端起来一口饮下,手里比了几个手势。

孙海看后哈哈一笑,“那小子你担心他干嘛,如今这个样子不就是他最好的样子,你还觉得镇子和以前一样?没几十年就会改天换地,当然了那是以后的事情了,以后的是还得是他们这些小辈自己来把握,以后他万一来接替我着这个位置也不错嘛!实在不行还可以接替你的位置嘛!想来不会亏了他的。”

男人将手掌立起来,又倒在桌上,从桌头一直滑到桌尾。

孙海看了看,一阵苦笑:“若果是这样,那就是他的命,没人有资格给他换命,你应该知道的。”

男人轻轻放下茶杯,拿起屋外的扫把坐在了门口的大楠树下,孙海没有跟出去,好像没什么好说的了。

少年抱着酒壶刚走出槐木巷,刚过街角,迎面走来两个少女,走在前头的少女一沈粉色衣裙,长发及腰清清浮动,精致的五官,一双深色眼眸像天外来物一般惊艳。丫鬟则是穿着一身素裙,头上绑着两个丸子头,面容只能算得上清秀。

少年刚想转头,就被少女边上的丫鬟上前拦下,丫鬟手中还拿着一串糖葫芦:“我们家小姐是老虎啊,你要是让道就干脆低头站到一边就好了,你这转身就溜算什么回事。”

少女走过来拍了一下丫鬟的脑袋说道:“莫要去讥讽人家,我们走我们的就是了。”又朝着陈思齐道了声对不起,就拉着小丫鬟走了。

少年还是不敢看向少女,轻声回到:“没事!”似乎这句话就像在闹市里丢了根针,听不见响。

往学堂那那路上,丫鬟声音虽然很小,可是少年还是很清楚地听到:“小姐这样的人间皓月,凡夫俗子望而却步很正常的嘛!再说了现在那寡仔酒壶都端上了,一生一世做个醉鬼也不错,说不得瞧上一眼小姐,以后还能在不清醒的时候想起小姐模样,对他这种人来说,也是一番美事啊。”

少女猛然拍了一下丫鬟得脑袋,娇嗔道:“你这丫头,什么人都拿来开小姐的玩笑,看我回去不让爹给你吃鞭子。”

少年慢慢的走到酒铺,站在酒铺门口,一边掂量着自己口袋的铜板,一边思量着那男人的嘴脸,要是自己不给他打酒,肯定自己得被一番刁难,酒肯定得给他打,问题是打多了自己没钱,打少了肯定少不了他一番言语。

少年走进酒铺看了看地上酒缸上各种酒的价格,最便宜的都是三文一两,最贵的要二十多文一两,货架上的坛装酒根本敢都不敢看,思量之间,老板打招呼的声音都没听见,最后少年指着三文钱一两的酒坛说道:“给我打三两这个酒。”

少年仔细数着自己手中的九文钱,确认无误后轻轻而放在了柜台上。

从酒铺出来之后,少年一只手拿着酒葫芦,一只手揣在兜里捏着自己剩下的十一文钱,来到槐木巷的时候少年不自觉的挺了挺胸,想让自己站直一点,毕竟以前在木工厂打工做新手的时候,带自己的李木匠曾对自己说过,男人向来就是顶天立地,遇到事情可以弯腰,大多时间还是要行的端坐的直的,那样才抬得起头。李木匠家就在前面,少年又理了理衣衫,可不能让他瞧见自己这番样子。

少年穿过槐木巷,又过了村里的开门桥,这才来到村口的两棵大树下,靠着槐木的聋二爷在对着他招手,让他过去。

少年规规矩矩的走了过去,对着眼前的男人打了声招呼,这个男人不仅聋还哑,但是聋二爷能读懂唇语这个事小镇里的人都知道,反正是没人敢说他的坏话,相传聋二爷打过村外跑来的老虎,有着不晓得力气。

少年走了过去,聋二爷示意他坐下,少年便坐在一旁,男人从扫帚上取下一截枝条,就在地上写写画画了起来,守龙门的那个男人就在小屋里偷看,眼睛就盯着少年放在一旁的酒壶,似乎在想这小子不会就打了一两吧!

没过一会男人就画好一个字,这个字像山又像水,像山无峰,似水不连,少年瞧不出来什么,小屋里的孙海却看的一清二楚,这就山水拳根。

聋二爷让少年记住他所画的字,少年岁虽算不得有多有天资聪慧,好在聋二爷等的时间够长,聋二爷不是的瞟一眼小木屋的窗户,孙海每次都洽和时宜的将头低了下去。

等到少年示意自己已经记好了,聋二爷才用扫帚将地上的字抹去,大槐树下又恢复了原来的样子。

少年抱着酒葫芦靠近小木屋,轻轻击打这房门,男人装模作样的从小床上爬了起来,拉开门不客气的抢过酒葫芦:“就去一趟就给你累成这样?以后这活还怎么放心交给你做。”

少年知道肯定会被男人责骂,一时间又不知道说什么了,难倒要与他解释路上耽搁了?一个不受小镇待见的人,又能有什么事情耽搁呢?。

男人问道“你这几两酒花了多少铜板啊?”

少年如实回答道:“三两酒九枚铜板。”

男人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这李老狗,我十文钱都要打四两,真当是雷打真孝子,财发狠心人,无商不奸啊,如此寡仔,也不知道可怜可怜。”

少年却在一旁露出了笑容,他不需要任何人的特殊,这样才不觉得低人一等,或者镇子里的人根本没把他当人,他很少到街上买东西,应为每次别人都会有那种不自觉地施舍,什么都会多给一点,也听见了不少闲话,少年从来不觉得那是什么理所当然,拿人手短,吃人嘴软这种话从来不是什么好话,要能抬起头来,才算得是那么一个男人。在听过不少闲言碎语后,少年每次都到隔壁镇子买米买油,逢人问起就说是隔壁镇子的东西会便宜上那么一两文钱,多多少少有人会讥讽他“会过日子,生分了乡亲情谊”其实他们都不知道,有的时候不但不便宜,还要贵上一两文钱,再多上许多路罢了,换来的缺失自己的一点心安罢了,若是一直活着还好,若是自己早死呢?拿什么还他们?。

少年若是不过跨过楠木、槐木两条巷子,他大概永远都不会知道墙倒众人推这个说法,楠木巷是小镇最东边的巷子,在往西走就是槐木巷,再往西就是中街、吉安巷、平安巷,中街尾巴上还有一条巷子叫做安龙巷,其实中街还有一个名叫叫做龙骨街,后来叫的中街的人多了,龙骨街就成了中街。相传是天地间第一位剑士,驻守天门的时候将九条创下凡界的九条天龙在天穹斩杀,其中一条的尸骨就就落在了南木镇,龙头变成了村口,龙骨变成了中街,龙尾就是那安龙巷,少年不觉得如此,书上都说若是真龙陨落,自然是会福泽这方山水,那会让小镇看着这般不堪,自己也没受到半点恩惠。

少年第一次走到平安巷还是好几年前去替孙海派信,那日孙海喝的烂醉,答应别人帮忙送信,刚好少年从那路过,在孙海死缠烂打之下,以一文钱的酬劳接了一个猫抓年糕的活,给刘员外家送信,刘员外本来一直在县城里,年纪大了有了一些返乡的情感,就回了小镇。少年拿着信件站在刘员外家门前的时候,才发现真是朱门酒肉臭,墙角的潲水桶中装满了吃剩下的鸡鸭鱼肉,少年站在墙边踩了两脚自己破草鞋上的泥巴,才走上台阶敲了两声红门上的铜制狮子头门钹,一个家丁从打开门来,从少年抢过信件,推了他一把说道“你这个寡仔,下次送信放在台阶上,叫两声就好了,莫要将晦气带到我们老爷家门口才是。”

少年倒退了两步瘫坐在地上,刚想起身,家丁已经关上了们,起身也没敢拍拍自己屁股上的灰尘,低这头就走出了平安巷,少年没走多远就有人拿起打满水的水盆浇透了自己刚走过的地方,他们嘴里还念叨着“寡仔命不长,恭请水神除厄运,带走门前灾祸气。”那个时候少年瘦骨嶙峋,走点路塌着腰像五六十岁的冰老头,旁人看了都费劲,莫说他自己了。

少年走出平安巷自后,搓了搓手,低声说道:“  摸摸铜门狮子头,万事不发愁。”

那时候的钱明雨就不一样了,身为木工厂监办的独子,在小镇里从来都是如鱼得水,镇里给他起了一个外号“小监办”,在镇子里可谓是八条腿的螃蟹横着走,没说过一句服软的话。钱明雨的娘亲生他的时候难产去世,后来钱多福对自己这个宝贝儿子更是关爱有加,钱明雨曾挨着少年说过:“若是我要着天上的星星,我老爹也会给我想办法。”

少年羡慕不已,他的上餐过去还不知道下餐在那里,天上的星星,大多是哪个时候房顶之上有几个窟窿的时候好好看过吧!

少年比起钱明雨要高半个头,不过从来都学不会钱明雨那一口流利的县城口音,钱明雨为数不多的夸他就是他做什么事情都有着那股要做完才去死的劲,恨不得自己一个人就把以前金银台上的草药挖完,顶天了也就是那么几双草鞋,反正麻布做的衣裳,山上的刺是挂不破的。

少年倒也当真,每次卖完草药就将钱藏在床底下的罐子里,这种事情当然也只有钱明雨知道,就连经常悄悄来少年宅子的天住仔也没看到过,钱明雨每次来都会跟他趴在床上数钱,只是想超过千文钱怕是还得需要一段时间的积累了。

夜晚,钱明雨捧着一只烧鸡端坐在少年家门口。

看着少年慢慢走来,少年看到钱明雨后,自觉地挺了挺胸,想让自己站的更直一些。

“陈思齐,今天把铜板赚足了?”钱明月朝他问道。

少年尴尬的点了点头。

“哟呵,莫不是摊上了什么大生意”钱明雨依旧打趣道。

大门虽说破旧,依旧要少年别在腰间的那把钥匙才能打开,少年打开大门,钱明雨跟着进去。

少年点好桐油灯,接着就是淘米下锅烧菜,钱明雨将自己带来的烧鸡放在桌上,便帮忙生起火来。

“小镇现在来的外乡人越来越多了,你没发现吗?”钱明雨问道。

少年想起下午坐在村口的楠树下,龙门小木屋的男人接到了好几份通关文贴,那些人说是来找吕秀才的。

“是有那么些人,比平时要多些”少年回道。

钱明雨嘟着嘴巴朝着额头吹了口气,想将那两缕发丝弄到一边,最后无奈还是用手才拨开的,对着灶台里的火焰掰了掰手指,又摇摇头高深的说道:“你这个生在田里的农夫,你就没看到那么多的通关文牒放在那醉汉的台子上?分明就是小镇有什么事情要发生,你说的是不是那条巨龙本就没死,现在就要苏醒过来了呢?还是我们镇上有什么宝贝,我和你说过的呀,老师叫我来这里可能有我的机缘,当然了我要是得了什么宝贝一飞冲天,将来当了神仙,必定提携你一把,让去县城当那么一个县长,娶一门如花似玉的媳妇。”

少年放下自己手中的菜刀,思索了一番后道:“我才不去县里,讨媳妇也要讨一个看得过去的就行了,重要的时候要勤快。”

“你看看你一点志向都没有,贾家那个小娘子不就挺不错的吗?我今天在巷子口那听人说,人家还和你打招呼了呢!”钱明雨更是哪壶不开提哪壶,他明明听到的是贾家丫鬟羞辱了一顿少年。

少年倒也不怒;“她乃是人间皓月,我是这地底的泥巴,你就不要嘲笑我了。”

“说着你还认真了,斗大的字不认识几个,让你去做那县官老爷你也未必能做好,贾家那丫头嘛,还是可以娶的,说不定到时候我让她给你做小妾都行,前提是我先做神仙。”钱明雨大笑道。

少年吃过晚饭,钱明雨早就溜到少年床趴着去了,将铜钱倒的满床都是,在那一颗颗数着。

等到钱明雨数到九百八十七的时候,少年走了进来,从兜里掏十一枚铜板丢在床上,差两枚一千枚。


  (https://www.biqukk.cc/12722_12722260/5879340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kk.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kk.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