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 > 陶女谣 > 第一百三十章 互探

第一百三十章 互探


  陶秀水啃着马凳上车,就见宽在的马车里坐着位漂亮惊艳如嫡般的男子。

  面上平静无波,双眼看不出内里,只盯着陶秀水一步步上车坐到对面榻上。

  “不知公子见我何事?”陶秀水淡然问道。

  孙玉自从知道昨晚作出决定的是个姑娘,就一直在暗暗惊叹,是什么样的女子竟能作那样的决定,还能把所以只字末节弄得那样周全,他真想不出来。

  昨天偷偷掀了帘子查看,也只看到个纤细盈弱的背影。

  本来他还想了最坏的打算,就是整个商队全军覆没,而他自己则会撇下众人先走的,毕竟父亲的病最要紧。

  根本没往不损一兵一足,能这么全身而退的地方想。

  他看眼前少女衣着只是普通的青灰色,头发梳得一丝不苟,面色平淡,上了车就不紧不慢地坐下,没有丝毫扭捏,神情自然,心下吃惊回道:

  “昨晚的事情要多谢姑娘,要不然,以我们几人的力量,定是过不去的。”

  陶秀水笑笑“公子客气,我们也是为了自救罢了。”

  一个小丫头端着茶壶自行上车,给两人各自倒了杯淡绿色茶汤,才施礼下去。

  陶秀水看着四周车壁,里面深色金丝绒缎面铺就一看温暖特别。

  “姑娘是从白城来的吗?”

  孙玉喝了口茶汤无意地道。

  “是,公子知道那座城池?”陶秀水看人家提了,不得不顺着话头往下说。

  “去倒没去过,但听说过,这段时间那里出了两件大案子,很是轰动。”

  孙玉继续说道,面色淡然。

  陶秀水知道这人说的何事,两装大案,无怪乎就是她们这些商户丢了货的那件事,还有一件可能就是找到银子的大事,人家提了,她也不能装做不在意,面上略一低沉地道:

  “难道公子在京城也听说了吗?”

  “我家有个远方亲戚就住那里,上些日子见面曾说起过”

  “哦,公子倒是关心天下大事”

  陶秀水淡然笑笑,不想细说。

  孙玉提及怎好就这样封口不说,继续道:

  “不知姑娘这个商队和上次丢货的商队是否有联系?”

  陶秀水猜到这人是问这个,也不能不答,毕竟这是人人都知道的事实,面色萧然回道:

  “是,公子猜对了,我们这个商队就是上次丢货的那支商队,这也是我们没走水路而选择陆路的原因”

  孙玉虽有猜测,但没听到事实仍有怀疑,现在知道了,面色一暗“姑娘确实智慧易于常人,令在下佩服”

  “过奖,不知公子居京城那里?”

  既然问了她,她也得收得利息,看这人会不会说实话、

  孙玉面色一怔,在那笑道:“我居京城东街,姑娘对京城熟悉?”

  陶秀水心下了然,这人确是官家之子,京城东大西小,一般朝中重要官员,多数居东较多。

  在那一笑“不瞒公子,小女是第一次去京城,那懂得那是那,就是寻思过几天要去了,想了解下”

  孙玉心下松了口气,这位要细问他的住所还真不好说。

  “姑娘认识神医?”

  “神医?那位?哦!我想起来了,那个小厮曾在神医山下守门,难道他师父来了?”

  孙玉一笑“是啊,事情凑巧,他师父是回来了”

  这位是故意要说,还是无意,不过看情形看定是后者居多,他在探她是否想知道的更详细。

  说实话她还真想知道,不过这位定是不想让人知道的。

  陶秀水看着眼前这位一直盯着自己,心下百转千回,在那笑笑,装作无意转移话题道:

  “公子京城现在天气如何?”

  “天气还不到秋天,依旧热得很”

  “南北天气倒是相差甚多,我们这些人可都拿着厚衣去的,还真没人和我说这事,呆会路过下个城池还得下去采买,真是不懂”

  孙玉淡笑抿茶,没再出声。

  陶秀水看两人说得差不多了,你来我往都探了底,也都聪明的没太细问,在那道:

  “无事我就不打扰公子了,呆会马上就要出发,我得下去准备准备”

  “好,姑娘慢走”

  陶秀水告辞出来,身上一松。

  两人互探说话确实累人。

  现在她更想知道这人底细了,不过在危险面前,还是选择少轻举妄动的好。

  细想这位公子好像也给她过了话,他是知道她的。

  阿三一直守在外面离车一尺远的地方。

  就是这些守着黑漆马车的侍卫也是如些。

  既然人家都如此,他也会谨守规矩。

  陶姑娘要连这点自保能力都没有的话,那也不配和他们少主在一起。

  看陶秀水出来,上了自家马车,阿三才道“有没有事?”

  陶秀水摇头:“没事,偷告诉咱家小厮,都离那马车远一些,没事都在好好守车,不许议论人家闲事”

  初进京城,她不能忍丝毫麻烦。

  至于这人是谁,陶秀水心里大概有了底。

  住在京城东的官员姓孙的人家,又有这么一位漂亮公子的几乎没几家。

  最为出名的要数翰林院的孙曾权,听说他有一子,长得很是潋滟漂亮。

  还有一位是大理寺卿的孙贵,听说他也有一子,也是位鲜衣怒马佳公子一枚。

  再有两家也是有子,但却没听说出名,长像普通。

  这位公子去请神医,定是给人治病。

  家里有人生病的人家须得神医医治,还是保密不能让人知晓的人家能是那位?这就很好选了。

  据陶秀水所知,翰林院孙曾权,年约六十上下,曾是先帝帝师。

  新帝登基一直没让其归养田园,也是看在先帝扶照。

  不过听说这人脾气很秉直,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不管眼前是人是皇上、皇子或是贵妃,一切按着律法办事,一丝不苟。

  以前的先圣对他很是依赖,只因这人没有任何私心,一心为了朝堂,从不怕得罪任何人。

  所以朝中官员一般人都他很有惧怕,简直比御史台还要怕上三分,能不在这人面前犯错的,都制约自己,不犯错。

  要说这位得病了,请了神医前去,不想让外人知晓确有可能。

  新皇和先皇的性情可是完全不同,对人、对事、对朝堂、对天下也完全不同。




  (https://www.biqukk.cc/22_22253/1332203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kk.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kk.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