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 > 三国大教皇 > 371东莱太史慈

371东莱太史慈


话说孙策令陈武出阵迎战太史慈。

        太史慈遥遥望着陈武。见此人黄面红眸满嘴大黄牙。姿容很是古怪。不由仰天大笑。“孙策帐下无人乎。竟派出个畜牲來。”

        陈武勃然大怒。“待某家砍下你的狗头。再看你如何嚣张。”言讫。猛夹马腹直取太史慈。

        二马交错发出一声震天裂地的脆响。双方在十步开外相继调转马头。

        太史慈晃了晃发麻的手腕。目视陈武的双眸中含满凝重。透过这一次接触。他立刻意识到陈武的力气一点都不比自己差。若是纯粹角力胜负各半。

        可是别忘了。太史慈习惯用枪。枪是种讲究灵巧的兵刃。不似陈武手中的大刀。更趋向于一力降十会。所以若是比拼力量。太史慈从兵刃上就落了下乘。

        不过太史慈同样也发现了陈武的弱点。这家伙个头较矮。只有不到七尺。而太史慈却人高马大。足有八尺多高。比陈武足足高出一尺。

        正所谓身高臂长。太史慈的攻击距离就比陈武远出了许多。

        迅速洞察这一切。太史慈心中立刻有了计较。在接下來的战斗中借助高超的骑术故意跟陈武拉远距离。致使陈武无法舒舒服服施展刀术。势大力沉的刀锋要么砍不中太史慈。要么就是强弩之末。发挥不出应有的威力。

        陈武有劲儿沒处使。使出來也是砍在空处。憋得他面红耳赤。

        与之相对的。太史慈则显得游刃有余。长枪或如猛虎下山、蛟龙入海。或如灵蛇出洞、燕雀归巢。将稳准狠、灵巧快发挥的淋漓尽致。

        一时间。陈武险象丛生。疲于招架。他很快意识到若是这般下去用不了多久自己便会落败。唯有与太史慈拉近距离。把长刀的优势发挥出來才能扭转局面。

        这个时候。南人善泅北人善骑的特点便显现出來了。若论游泳。第一时间更新十个太史慈也不是陈武的对手。可要说起骑术。太史慈要比陈武高上一线。

        加之太史慈胯下战马乃是栾奕花高价从西凉买得的野生宝马。而陈武骑的不过是并州马与南方矮脚马杂交的产物。无论是耐力还是爆发力都远远逊于太史慈的战马。

        所以。当陈武试图与太史慈拉近距离时。却发现他的对手总能驾驭着他的战马如同狡兔一般灵巧躲开。始终与陈武保持着适当的距离。

        搞得陈武无比被动。心中焦急。可是转念又一想。急有什么用。与其心急如焚。不如冷静下來迎接当下太史慈此起彼伏的攻势。更多更快章节请到。

        他稳住心神。全神贯注的观察太史慈的一举一动。

        转眼间四十多合过去了。二人攻防间甚是翼翼。生怕露出破绽。被对手一击致命。

        正当陈武承受不住狂风暴雨般的攻击。失去耐心准备退却的时候。却见太史慈嘴角抽了一下。似是承受了某种痛苦。

        接下來太史慈的举动更坚定了他的这一想法。迎面扑來长枪的力道明显不如刚才。特别是右臂不似上一回合那么有力。

        他立刻意识到。估计太史慈发力过猛。胳膊受了严重的挫伤。以至于使不出全力。

        陈武登时大喜。不过为免太史慈使诈欺骗自己。他并未采取任何行动。直到经历了一番试探。确定太史慈不似作假之后。忽然暴起。猛然催动战马向太史慈靠了一步。

        按照刚才的战况。这个时候太史慈完全可以灵巧驾驭坐骑躲开。然而这一次他却未能在短时间内让战马后退。这也进一步坚定了陈武的想法。。太史慈负伤了。所以行动不再像刚才那样灵巧。他将大刀抡得溜圆。直劈太史慈负伤的右臂。“给我死來。”

        眼见刀锋就要将太史慈一劈为二。去在这时在太史慈的眸中看到无限的精芒。

        只见太史慈原本僵直的无力的右臂忽然又回复方才的灵巧。第一时间更新手腕一抖。长枪划了一个奇特的弧形。用一股诡异的巧劲将陈武手中长刀缠了出去。

        陈武这一刀可谓用出了吃奶的劲儿。被太史慈这么一绕。偏离了原本的方向。一丈一尺长的宝刀砰的一下砍在了地上。半截刀锋沒入松软的泥土。他本人亦是被晃了个两千。双臂一阵发麻。

        他这才明白原來太史慈肩膀受伤乃是装出來的。为的就是让他麻痹大意。随后寻机取他性命。可是此时反应过來已是为时已晚。 他的宝刀切入地面之后。竟死死的嵌在地上怎么拔都拔不出來。太史慈迅速抓住战机。将长枪送进了他的胸口。

        鲜血狂飙。陈武瞪着他那双猩红的眸子仰面坠马。死不瞑目。

        太史慈首战得胜。仰天大笑。“早就说这厮非我对手。非來送命。怨不得我。”言讫他枪头一抬遥指孙策。“孙策小儿。下一个该轮到你了。”

        心腹爱将被斩。孙策气得哇哇大叫。不顾一应手下劝阻。挺枪直取太史慈。

        与刚才不同。这一次一触过后太史慈明显感受到了压力。凭借久经沙场积累下來的宝贵经验。他立刻看出孙策无论是力量和技艺都不逊于他。若是正常厮杀二人胜负各半。可是别忘了。更多更快章节请到。此时太史慈已经跟陈武大战了五十多合。体能不在巅峰状态。

        而孙策却是以逸待劳。体能充沛。

        太史慈自知劣势明显。这样耗下去终归不是办法。可是他又不想败走。丢了自家大军的脸。

        于是。他在迎接孙策应接不暇的攻势的同时。腾出精力苦思应对之策。该怎么退敌呢。

        五十合过去了。太史慈有所顿悟。。“与孙策相较。自己的优势在哪里。马战无论是技艺、骑术还是气力都不分上下。不过……我可是从教主那里学过太极拳。并在随后的时间里研习了五年之久。第一时间更新随后又跟王越学得了一身的擒拿格斗工夫。可是若说赤手空拳步战孙策必不是我对手。”

        想到这儿。太史慈眼前一亮。顿时有了计较。在接下來的战斗中将全部注意力集中到孙策的枪头上。平心静气等待着他的机会。

        机会在八十多合时终于降临。太史慈一眼就看出孙策想要虚晃一枪再出后招。便趁其虚探枪杆之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弃掉了手中的兵刃。

        正所谓兵器是武将第二生命。孙策哪里见过战阵厮杀还有人自己丢弃兵刃的。莫说是他。两边观战的数万士卒更是闻所未闻。

        正当众人发愣工夫。更多更快章节请到。说时迟那时快。太史慈一把抓住了孙策的枪杆。与孙策争夺起兵刃來。

        二人立于马上。你拉我扯。竟以枪杆为轴拔河似的拼起力气。扯來扯去。太史慈忽然一松手。孙策顿时失去重心仰头载落马下。

        太史慈毫不迟疑。翻身落马。纵身一跃扑在孙策身上。右手虎口攀住孙策手腕向内一掰。孙策吃不得痛。下意识松开了手里的长枪。

        太史慈抬腿一脚。将铁枪踢到十丈以外。孙策借此机会摆脱太史慈的舒服。纵身而起。摆开架势。虎视眈眈的望着眼前一脸轻松的对手。

        太史慈自得一笑。右手平抬。左手高举。摆出太极惯用的白鹤亮翅式。遂既嚣张的向孙策摆了摆手。

        孙策何曾被人这么挑衅过。登时怒发冲冠。连迈几个踏步。铁拳直捣太史慈面门。

        太史慈不慌不忙。左手一扬一拐。轻而易举将袭來的拳头荡到一侧。右脚忽然前伸勾住孙策支撑腿。右手同时立体。直拍孙策下巴。“给我出去吧。”

        只听“唔”。孙策如同布袋一般被太史慈推出了七八步远摔倒在地。接连翻滚好几下才卸去巨大的力道。咧着嘴站起身來。虎目之中露出惊骇之色。

        “这厮怎么这么大的劲儿。”转念一想。方知其中暗含蹊跷。稍作追忆想起当年栾奕在洛阳宫中迎战安息第一勇士赫拉克勒斯时。曾用一套技法精湛的武术将力大无穷的赫拉克勒斯打的灰头土脸。据人说。栾奕这套拳法最善借用巧劲。拳名太极。

        显然。眼前的太史慈便是用了太极拳的路数。

        自孙策建立基业以來。他一直把栾奕当做人生中最大的假想敌。对栾奕的一切进行过细致的研究。他钻研栾奕的书籍、言行。试图借助阅读这些书籍在思想上超越栾奕。然而。在通读过二十遍《原富》《神才言集》之后。他惊讶的发现栾奕的思维当真是天马行空。博大精深。天文地理无所不容。格物算学无不精通。无论他怎么努力所触及的不过就是皮毛而已。就连以聪慧著称。为人高傲的张昭都不得不承认自己平生所学不及栾奕万一。

        钻研许久收获不多。孙策还专门派人赴颍川。把栾奕的启蒙恩师岑夫子掳到江东。逼问其当年到底都教了栾奕些什么。

        岑夫子笑了笑。答曰:“唯四书五经而已。”

        “那为什么栾子奇懂得这么多东西。”

        岑夫子一脸骄傲。“吾徒聪慧。自悟得之。亦或确得圣母眷顾。赐其非凡智慧。”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https://www.biqukk.cc/29_29540/1086139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kk.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kk.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