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 > 大明第一书生 > 第062章 惊现佳作

第062章 惊现佳作


小船上,陆诚离开后,众人继续作诗。

        而每次有人的诗词出现,郑尧点评一番时,总会在话里边带上陆诚。比如说甚么要是陆案首能赋诗一首,今夜定然不虚此行云云。

        左国玑和李濂俩人也听出了郑尧话语中的嘲讽之意,其实从对方一而再,再而三地强求陆诚作诗开始,他们就有这样的感觉了。

        两人素来和陆诚交好,听到这些话时心里也有些不悦,却也不好当众就和郑尧翻脸,便只是不动声色地将话题给引开。

        郑尧的小伎俩几次未能得逞,心里也有些火了,决定将此前陆诚和梁文翰比试琴艺之事给捅出来。

        他话头一转,对众人说道:“你们还不知道吧?这陆案首不但文采了得,还擅抚琴,那天在兰阳县城……”

        “郑公子!”

        王雪媱突然打断了他的话,问道:“背后论人是非,也是君子所为?”

        “……”

        郑尧让她的话给呛了个半死,却又无从反驳。再有就是对方只是个小女子,自己与她争论反倒落了下乘,会让人觉得自己心胸狭窄,小肚鸡肠。

        他讪讪地止住了话头,转而又看向了坐在一旁的沈毅:“沈公子,你既是陆案首的朋友,想必也是文采不凡,何不赋诗一首,供我等鉴赏一番?”

        沈毅早就看不惯这个货色了,没想到自己还没出声说话,人家就先将矛头对准了自己。

        他怎么都想不明白,以陆诚的才华,为何不愿当众作诗?

        本来自己还想跟着出出风头,沾沾光呢。现在可好,他不作诗也就罢了,还被郡主给请了去,自己该如何去应对?

        沈毅看了看自己手中的折扇,扇子上陆诚所题的那首诗倒是不错,关键是早就流传开来了,现在肯定是不能拿来充场面的。

        “唔?”

        目光不经意地一瞥,他发现了陆诚留在座位上的那把折扇。直觉告诉他,上边应该是题有一首新的诗词的”

        早在下午去接陆诚时,他就发现了这把扇子,开口让对方给他看看上边的内容时,却遭到了严词拒绝。

        现在嘛……嘿嘿嘿!

        沈毅毫不犹豫地取过了那把折扇,在面前打开观看。

        正当郑尧等人疑惑之时,他突然抬头笑道:“显淳兄果然是太谦虚了,分明是有佳作在手,却不愿当众展现出来。如此品行,实在是令人钦佩呐!”

        众人闻言皆是一愣,坐在沈毅旁边的李濂立即凑了过来,待看清折扇上的那首词后,顿时眼前一亮,点头赞道:“好词,陆兄果然大才!”

        左国玑见状,也来了兴致,忙催促道:“何等好词,快快念出来吧!李兄,你就不必再卖关子,吊我们的胃口了吧?”

        “这个……”

        李濂迟疑道:“陆兄如今不在,咱们如此行为不太好吧?要不就等他回来,再……”

        “不用不用!”

        沈毅兴奋地打断道:“陆兄与我情同手足,待会儿他若是要怪罪的话,你们就说是我干的好了!”

        如此好的装逼机会,沈毅怎可能放过?

        开始时,他其实也不太确定这词好到甚么程度,毕竟自己的鉴赏能力有限,知道陆诚不会做出太差劲的诗词来,却也不敢肯定,这首词一定就是佳作。

        李濂那句赞扬的话,仿佛让他吃了颗定心丸,再也不担心会害得陆诚丢人了。

        既然有人出来顶锅,众人就不需要再犹豫了。

        在左国玑等人的催促下,李濂从沈毅手中接过了那柄折扇,看了一眼后笑道:“是一首采桑子,题为明月多情应笑我,诸位且听……”

        “明月多情应笑我,笑我如今,孤负春心,独自闲行独自吟。近来怕说当时事,结编兰襟。月浅灯深,梦里云归何处寻?”

        陆诚此前题在折扇上的那首词,经他之口很有韵律地吟诵了出来。在场的众人听完后,久久都未能回过神来。

        特别是郑尧,此时是真的傻眼儿了,心中暗骂道:“这个陆诚……居然说腹中空空,无甚佳作?”

        还不算是佳作?

        这要不能算是佳作的话,那我们所做的诗词算甚么?

        此前,郑尧还觉得自己买来的那首诗不错,可现在和陆诚这首词一对比,立即便得出了一个让他无法接受的结论,自己那首诗……在他的词面前简直就是狗屎!

        这首词,无论是在用词还是意境上,甚至就连格律,都远远甩了自己好几条街。听听人家开头这一句,明月多情应笑我,多有一代词人苏东坡那首念奴娇的味道?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明月多情应笑我……

        两相比较,自己的诗不是狗屎又是甚么?

        真相,果然都是十分残忍的!

        此刻的郑尧,很想找个地缝钻进去。亏得自己先前还百般嘲讽,有意在话语中贬低陆诚。现在,谁还会相信自己的鬼话?

        ————

        ————

        子夜时分,诗会已经进入最后的阶段。

        虽说今夜放宽夜禁,就算是玩到天亮也没甚么问题,但子时一过,许多人便会离开了。文人们大多缺少锻炼,身子骨都不行,一旦上了年纪就百病缠身,精神头也不足。

        文武双全之人当然也有,只是这样的人少之又少。

        有名望的大儒们都回去了,年轻人还在这里待个甚么劲儿?

        不如找个好的场所,寻花问柳来的自在。

        诗会进行到这个阶段,好的诗词也基本上都陆陆续续地出来了,虽然不多,但三两首佳作总还是有的。

        小亭中,一身便服的吴提学手上拿着一张纸笺,上面所抄写的是一位举人的诗。他认真地看完后,便将纸笺递给了坐在一旁的贺知府,笑道:“此诗登得大雅之堂,确实不错!”

        贺知府接过那首诗后,又将一张纸笺递了回来给他,同样笑道:“下官看这首词也不错,吴大人也先看看,再品评一番吧。”

        边上的冯推官此时却突然开口了:“奇怪,真是奇怪!”

        坐在他旁边的魏知县闻言,疑惑道:“冯大人发现了何等怪事,怎么下官一直未曾察觉?”

        冯推官皮笑肉不笑地答道:“今夜如此盛会,怎么独独不见本届案首陆诚的诗词?难不成,他恰好无暇过来?”

        吴提学闻言眉头一蹙,却只是抬头瞥了他一眼,而后又继续低头看手中的词了。

        在座的这些人都活成了人精,哪能闻不出其中的火药味?

        不过事不关己,他们也都抱着高高挂起的态度,眼观鼻鼻观心,全当自己没有听到也没有看到。

        “你是说陆诚?”

        一位衣着华贵的年轻人端起面前的酒杯,小酌了一口后,方才对着众人笑道:“听说此人颇有才学,就是那名士李梦阳,都对其赞赏有加,许是他今夜恰好有事给耽搁了吧。冯大人,你说对吧?”

        这位年轻人,正是如今就藩于开封府的周王爷——朱睦审,弘治十四年以镇国将军袭封王爵,祥符郡主朱玉柔,是他一母同胞的妹妹。

        冯推官听了这话,脸上的表情变得有些不自然起来,忙不迭点头道:“正是正是,王爷此言有理……”

        先前他和魏知县驳了郡主的面子,还企图借机加害陆诚,夺其功名。现在这位周王爷的话语里,明显带有些兴师问罪的味道,他哪还敢多言?

        藩王没有司法权是不假,可好歹也是皇族宗亲,一方权贵,哪能容得你个小小的推官在他面前放肆?

        先前那事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一旦惹恼了这位年轻的王爷,搞不好他就要上疏朝廷,弹劾自己了。

        吴提学认真看完了手上的那首词后,又是进行了一番点评。正当此时,又有几首新的诗词送了过来,呈到了在座众人的手上。

        这最后才送来的一批诗词,便是陆诚等人的作品了。

        ————

        ————

        (ps:朱元璋给后代起的名字太6了,那个字是木+审,我试了半天愣是打不出来,复制过来还成了?号。另外,求推荐票啊啊啊!)


  (https://www.biqukk.cc/34_34888/1252011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kk.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kk.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