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 > 1621之大变革 > 第131章 131.趁胜追击

第131章 131.趁胜追击


在秦邦屏诧异的时候,谭良栋却在摇头,双方都是步兵,让吕梁镇最多只能打一个击溃战,而无法打一个漂亮的歼灭战。土司兵四散而逃,牛凉部和屈华部结阵而前,在追击到老林前便停住。

        “传令,牛凉部和屈华部在老林前戒备,张应宸和刘文景两部往南,打通去往毕节卫的驿道,康军伟部,继续作预备队!”

        五个传令兵记下后,大声道:“是!”

        在战场的后方,作为预备队的张应宸、刘文景、康军伟三部,张应宸和刘文景二人分别接到命令:“将军令你部往南,打通驿道!”

        康军伟也接到了军令:“将军令你部继续作为预备队,随时等候命令!”

        张应宸和刘文景立刻动起身来,排成两列长长的队伍,往南而去。

        古话讲“逢林莫入”,对人是这样,对军队更是如此,牛凉和屈华两部在追击到木稀山的老林边缘时,便停止追击。

        正好此时谭良栋的传令兵过来,二人分别接到军令:“将军令你部在老林前戒备!”

        在吕梁镇这边有条不紊的安排各部行动时,慌忙逃窜的张彤带着自己的部曲遇到了在后方作为预备队使用的头人,当即问道:“层台还在我们的手里吧?”

        头人看到张彤的狼狈样,心知吃了败仗,不敢疏忽,回道:“张将军,层台还在我们的手里。”

        层台是赤水卫通往毕节卫驿道的关键要塞,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张彤听到层台还在自己手里,大喜道:“快快快,收拢人马,全都去层台!”野战被赤水卫的明军阴了一把,张彤不信自己守着要塞还干不过明军。

        张应宸和刘文景得到命令后,即刻往南而去,踏上了驿道。这条驿道,还是在明初开辟的,开辟者是当初的贵州宣慰使奢香,她带领着族人刊山凿险、一步步的从群山中开出驿道,就是现在,贵州境内连通周边川、桂、云、湖广的驿道都是在奢香手里开置的。

        奢香开辟驿道的行动沟通了贵州和各地的联系,促进了贵州各地的展,特别是农业技术的展,增加了人口,被各土司、各部落尊称为“奢香夫人”。奢香开置的驿道也协助明王朝巩固了对西南的统治,朱元璋曾赞道:“奢香归附,当得十万雄兵。”

        更重要的是,奢香夫人在见识了外面的世界后,深知贵州各部落的落后,在金陵朝见朱元璋时希望朝廷可以往贵州派出儒学士子,教化部落之人。朱元璋自然应允,派出大量儒家学子,教授汉文化,同时也给各土司传授了先进的耕作方式、纺织技术,促进了水西的展。

        也就是从奢香夫人开始,贵州境内各土司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汉化运动,极大的促进了民族融合,给朱棣设立贵州承宣布政使创造了条件。要知道,在朱元璋时期,贵州是羁縻之地,和前代王朝一样,对贵州的统治无法深入。

        不过,任何事有利有弊,土司们在汉化的同时,受先进文化的影响,其本身实力也在逐渐壮大,特别是水西宣慰司,即以前的贵州宣慰司,学习汉文化最早,实力也最强,等到了安邦彦这一代时,便产生了叛乱的心思,不甘于再当一个宣慰司的土司。

        从赤水卫到毕节卫的驿道并不好走,特别是过山道时,一些位置极其险要的山道常年无人打理,周边的木制护栏早已风华,吕梁镇的士兵在走过时要极其小心。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摔到深不见底的峡谷里。

        张应宸率先走过山道,同后来的刘文景道:“这驿道,修得可真不容易,真不知道当初开辟的时候死了多少人!”

        刘文景有些恐高,站到安全的地方,缓过气后道:“肯定没少死人,可惜啊,这驿道是多少年没人打理了,若是在周边装点护拦就好了。”

        张应宸笑笑不语,盯着慢慢过山道的士兵们。

        刘文景却是在心里盘算起护拦的事,这让他想起了吕梁镇出兵时在集市上看到的那条水泥路,听说这水泥的凝合效果十分强大,那能否用在这驿道上?

        最后走过山道的是一名把总,朝着刘文景道:“千总,安全过道!”

        “好!继续前进。”

        过山道时,把总跟在自己营后面,队正跟在自己队后面,班长则在自己班最前面,确保全部安全通过。

        过了最危险的山道,后续的驿道基本都是建立在峡谷地带,很安全。当初奢香夫人开置驿道,也是在实在没有办法的时候才选择开山道,大部分时候选的还是比较平缓的谷地。

        “再走不久就是赤水卫和毕节卫的交界地带,那里有一个要塞。”张应宸拿着地图道。

        “层台要塞,牛凉和屈华击溃了敌人,守在层台的敌人应该不多。”刘文景分析道。

        “你要打?”

        “看情况,能打下来最好!”

        张应宸点点头,攻打层台的前提是吕梁镇损失不大。异地作战,一旦损失过大,根本没有合适的兵员补充,再说吕梁镇都是吕梁的子弟兵,牺牲大了谁都会心疼。

        层台要塞,张彤和头人们带着勉强收拢的部曲逃进要塞,防守要塞的头人看到张彤等人的狼狈样,吓了一跳。

        张彤缓过气后,问道:“你这还有多少人?”

        “张将军,我这有一百人。”

        张彤回头清点了自己和其他头人收拢的部曲,三百来人,加上要塞的人,勉强凑个五百人,松口气道:“一定要守好要塞!”

        “再派人去归化驿,让他们安排人守住毕节卫、老鸦关和七星关所。奶奶的,这伙明军不好对付啊。”张彤已经失了和吕梁镇野战的心思,让各部占据毕节卫的要点,以防备为主。

        “报,将军,明军来了!”守在层台要塞的瞭望哨的土司兵跑进来急报道。

        “这么快!”张彤立刻赶往要塞,只见不远处飘扬着两面红旗,一面绣着“明”字样,另外一面则是纯粹的红旗,这也是吕梁镇的特色,一直保持着当初在刘垣圪坮时的特色。

        (本章完)


  (https://www.biqukk.cc/43_43181/1641797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kk.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kk.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