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 > [明朝]我仿佛知道得太多 > 109.第一百零九章

109.第一百零九章


看到这种章节的话大家都懂得啦。

        “奈何皇爷却是要求我等带符合条件的孩子进去,这欺君之罪......”听到焦君这话,  杨氏心中一喜。

        放火烧祠堂这件事情太重了,  重到焦君无法无视它放焦适之出去,  所以现在焦君担心的仅仅只是如何应付皇上的差事。

        “老爷,何不如实禀报,并说明缘由呢?若是让外人知道焦家祠堂被烧,  又没有理由的话......流言可是会对老爷不利的呀。”杨氏状似担忧地提醒道。焦家大火的事情是无论如何都遮掩不住的,  如果没有人作为罪魁祸,  那只会怪罪到长者持身不正,  天纵大火上去。

        “可家丑不能外扬,  这......”焦君有些动摇,却也非常迟疑,  焦适之毕竟是他的孩子,自古以来流言的威力焦君不是不知道。

        “老爷,  妾身也舍不得让大少爷被外面的人说道,可若不是如此,  妾身更加舍不得老爷您遭此苦难啊。”杨氏几欲垂泪,让焦君好不感动,连忙安抚。

        而他的视线也不经意间落在杨氏的肚子上,这......

        这日,  焦适之正在屋内看书,院外的仆从守住了整个院子,  他根本不能出去。

        “少爷,  不好了!外面的人都在传言你大逆不道,  烧毁宗祠,罪该万死呢!”刘芳惊慌失措地进来,却看见焦适之一副淡然自若的脸色。

        “少爷你不生气吗?”刘芳小心翼翼地问道。

        “生气。”

        ......这看起来像是个生气的样子吗??

        焦适之低低叹了口气,眼帘轻合,眉宇淡雅如墨,唇色淡粉近无,他实际上是个非常文雅的少年郎。细碎的阳光洒落在他脸上,隐约映出几分苍白,丝毫不见血色。复又睁开眸子,他合上手中书籍,纤白的手指扣住书页边缘,流露出几分不易觉的脆弱。

        杨氏在娘亲去世前从未有过异动,直到纵火事件前都没有对焦适之做过什么,如今想来,不是没有做过,只是他粗心罢了。在四年之前,他犹有龚氏守着,心思也从未放在后院之中,直到母亲去世之后直面风雨,才渐渐明白点点滴滴汇聚成的真相。

        “自己犯蠢,怨不得他人。”他起身到书架旁,把手中的书籍放回原位,转身看着刘芳说道:“不论之前的转机是什么,现在看来反倒是催命符,不然他们不会这么着急。刘芳,如果你不想跟着我离开京城,便早些找你父亲带你出去吧。想必再过几日,我便须得离开京城了。”刘芳是外院管家的儿子,想要离开还是比旁人容易的,就是在杨氏手下过活会比较艰难,但也比跟他离开安全得多。

        而他,或许别说庄子了,现在看来更有可能被派去哪个疙瘩角落里,此生再不相见罢。

        “少爷......”刘芳鼻子一酸,觉得十分不公平。

        或许是随着他的心意,屋外开始淅淅沥沥下起了小雨,雨滴落到屋檐上,却是清晰动人的小曲儿,让草色更加翠绿明亮,不过身处在雨中的人们,绝大多数都不能够体会到那份美意。

        “该死的,偏偏在这个时候下雨了。”焦君用袖子擦了擦脸庞,身边的人也低声咒骂了一句,随即说道:“焦兄今日怎么也过来了,是不是你还有个儿子还未被我等知晓啊。”

        就连这个时候也不忘挖苦焦君的人,自然是焦君的政敌了。

        今日正是皇上命他们进宫的日子,焦君本不想前来。先是闹出了焦适之那件事情,他又没有合适年龄的孩子,来参加这件事情只是自取其辱。但偏偏他又舍不得这一次盛宴的潜在含义。五品以上,那岂不是说明了最上面那几位大人也会参加?因而他腆着脸,最终随同本家的礼部侍郎焦芳一同入宫了。

        只是在他们入宫没多久,原定在御花园举行的宴会便被一场突如其来的雨破坏,在场的所有大臣被迅转移到宫殿去。只是晦气,焦君偏偏在混乱中同自己的政敌站在一起。他所说的内容正是焦君心中之恨,正打算反驳回去的时候,却听到内监开道的声音,“万岁爷驾到——”

        “吾皇万岁——”众大臣以最快的度领着自家儿子站好,齐齐行礼。

        弘治帝身形瘦削,温文尔雅,穿着一身常服进来,和气地说道:“爱卿们快起吧。”在他行走间,而他身后正跟着一个身着明黄常服的孩子,看起来才六七八岁,正饶有趣味地看着他们。

        那正是这一次的中心人物,太子朱厚照。

        刚站起来的人又纷纷跪下了,“太子千岁千......”这还没说完,朱厚照随手拔出佩戴腰间的宝剑往地上一戳,出尖锐的声响,一下子打断了所有人的声音,吓得所有人以为太子怒,浑身僵直。

        “孤不爱这些俗礼,都起来吧。”

        吓了众人一跳的朱厚照却是这么笑眯眯地说道,随后合剑淡定地在弘治帝身边坐下,仿佛刚才那件事情不是自己做的。

        ......听说太子殿下一贯随心所欲,原来竟是真的。

        弘治帝看了一眼自家熊孩子,无奈地让比试开始了。这是一场宴会,更是一场比试,挑出最合适的十位公子,最后人选由太子殿下自己定夺。场下的比试开始后,弘治帝却现熊孩子兴致缺缺,眼睛并没有停留在比试双方,反倒是一直在人群里瞄着,不知道在搞什么鬼。

        戳了戳儿子,弘治帝面色如常不动声色地问道:“你想干什么?”

        “父皇别一副儿子想干坏事的模样好不好?”朱厚照叫屈。

        “所以你想干什么?”熟知儿子套路的弘治帝微笑。

        朱厚照讪讪,“孩儿这不是想着通过比较正常合理的方式给自己挑个伴儿嘛。”

        弘治帝看了眼场下,迟疑了三息后不得不承认这一次的方式的确比较正常合理,即使非常劳师动众。这难得有一次朱厚照提的要求这么合理,但这做父皇的怎么就一直觉得不太对劲呢?

        “噫?没有?”正在此时,朱厚照低喃了一句,非常不乐意了,“少了一人。”

        随行伺候并负责这件事情的太监连忙近身,“回太子殿下,这人都是按吩咐到齐了的。”

        朱厚照神色骤然淡漠,看都不看他一眼:“我说少了一人,那便是少了一人!”

        他冷眼一扫殿下的比试,完全没有半点兴趣,“把焦君给我叫过来。”太监完全不敢抬头去看旁边的皇上是如何示意,抖擞着身子下去了。太子虽好玩乐,平日也随和异常,但若有人真的惹他火,别说明日的太阳,便是求死也是个难得的解脱。

        弘治帝并没有阻止儿子的行为,只是叹息着想到,待会又得给他收拾烂摊子了,早知道今日就得把皇后拉出来一起看戏,也免得白白担了那份后果。

        焦君被内侍叫住的时候,第一反应不是雀跃,反而带着震惊,不论如何,他的官职并不能引起台上几位的关注,难道是出了什么事情?他的背后冷汗滑过却毫无头绪,只能小心翼翼地跟着那个同样脸色难看的内侍过去。

        而此时绝大部分的人眼睛已经没有注视着场中的比试了,几位最经常接触太子的内阁大臣面面相觑,表示他们并不是很想知道要生的事情,甚至不想参与进去。这位太子殿下太能闹腾了,他们老胳膊老腿实在折腾不起。

        虽然皇上的命令是五品以上的京中大臣都要带符合年纪的孩子进宫,但实际上有很大的余地可以改动,毕竟许多官员对自己孩子一紧有了明确的规划,尤其是内阁或者一二品的大臣,不过他们的岁数也够大了,通常而言也没有符合年岁的孩子。弘治帝并不是不近人情的皇帝,相反他很能体察下情。即使儿子要捣蛋,界限他还是有把握的。

        当然,这是在朱厚照没有强烈要求的时候。

        而眼下,原本想按照剧本来的朱厚照现他绕了一个大圈,居然连想见的人都没见着,太亏了!生气,太令人生气了╭(╯^╰)╮

        因而,他也从来不知道,焦适之的剑术是如此之好。

        单论剑术,在场的公子们都不如现下这第十位公子,但焦适之与他比拼至今,两人却不相上下,皆在伯仲之间。剑法凌厉,毫不退让,相较间露出几分峥嵘,仿佛这才是他真正的模样。焦君竟有些恍惚,这个人真的是他那个唯唯诺诺的儿子吗?随着比武的进行,焦适之全身都仿佛被调动起来,愈熟练。是了,没有人知道,焦适之中间还有一年荒废的时间呢。

        “太子殿下宣布——此次为平局,请十一位公子进殿。”比武正激烈的时候,忽而一道尖锐的声音响起,大眼少年与焦适之的交锋戛然而止。

        大眼少年归剑入鞘,露出大大的笑容,“我叫林秀,你叫什么?”焦适之被这个名字震撼了片刻,低声说道:“焦适之。”林秀似乎是看出了焦适之的疑惑,压低声音说道:“据说我小时候早了两月出生,身体一直不好,祖奶奶才取了个女名,你可不许笑话我。”

        焦适之看了眼林秀的模样,嘴角抽了两下,现在这模样可完全看不出看不出林秀小时候的虚弱。至于林秀的自来熟他并没有放在心上,若是没有人理会他,自然就会消停了吧。

        事实果然如他所想,但并不是因为林秀自己想闭嘴,而是由于他们要进殿了。

        一列五人,一列六人,焦适之并没有什么想法,随意地站到了后面。林秀本来该是站到前面去的,看到焦适之这副模样,想了想也站到了他旁边去了。他们这点小动作虽然不是很明显,但都落到了上头两位的眼中。

        只听弘治帝温和说道:“太子,这几位都是极好的。你之前说要挑选侍卫,一个怕是不够,至少也得两个才比较适合。”一个人看着怕是不够眼,还是得有两个人守在朱厚照身边,他才比较安心呐。

        右侧的太子殿下作出何等反应,跪着的十一人并不清楚。片刻之后,只听太子的声音响起,“那便焦适之,还有......”那延长的声音带着几多不耐烦,但最终还是落下了,“林秀,就这两人了。”

        刘瑾是最会看眼色的,眼见太子已经挑选出人选,忙不迭地说道:“恭喜太子殿下得获两位勇士——”岂料太子殿下并没有因为他的祝贺而高兴,反倒是瞪了他一眼,让他心下虚,难不成太子殿下不满意这两人?可是不对呀,明明焦适之是他所看重的人才是。

        谷大用见太子殿下恼怒于刘瑾,心里不知道多开心,对这两个侍卫也不大看重了。虽然他与刘瑾关系不错,平日也以刘瑾为尊,但刘瑾若是失势,他才能更进一步啊,如果不能被太子殿下重视,那就算来千个百个身份再高贵的人也无用。

        朱厚照现在的确是不怎么高兴。

        焦适之甫一进殿,他几乎要认不出来。身着红裳的他比初次相见好看许多,而之后更见他武艺出众,心里尤其高兴,没想到他所看中的人竟然是块如此美好的璞玉,大大出乎他的意料,给了他偌大的惊喜。

        其实这场挑选搞得这么声势浩大,仅仅只是朱厚照想找个由头把焦适之调到身边来。他在弘治帝那里求了个许可,又得到了焦适之的资料,看着他走路下盘挺稳该是学过点武的人,便找了名目把五品以上的人都调进来任他挑选。若不是他刚偷溜出宫父皇心气未平,他才不折腾得这么麻烦。

        岂料先是焦君没带他入宫,后又有父皇硬塞,导致又多了一个人,生气!

        弘治帝知道自个儿儿子的脾气,也懒得说他了,安抚了其余几个未曾被选中的人,又赏赐了东西下去,这场选拔便算是走到了尾声。

        在皇上与太子殿下离开之后,刘瑾过来告知焦适之与林秀明日辰时入宫,到时候会有人带领他们。谢过刘瑾后,他匆忙地顺着皇上太子离去的方向离开了。

        林秀低声嘀咕着:“我怎么觉得太子殿下并不打算要我的样子?”焦适之心里隐约也有这样的感觉,但还是劝阻道:“你这话还是少说为妙,这是宫里。”林秀猛点头,正打算说些什么,就听到自家老爹在叫他的,不得已跟焦适之道别,跑到他爹身边。

        而焦适之......也不得不回到了焦君身侧。

        焦君并不是一人站着,他旁边还有一个年岁与他相仿的中年人,身边还站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焦适之刚一走过去,那三人的目光便都汇聚在他身上。那个中年男子焦适之只见过一次,似乎是本家的人,按照辈分来他应该称呼他一声伯伯。按着礼数见礼之后,焦适之便走到焦君身后,不复多言。

        焦芳看了眼焦适之,笑着说道:“适之是个好孩子,身手也了得,刚一见面就得到了太子殿下的看重,还是你会教导孩子啊。”焦君被这句话压得内心羞愤,实际上一直打压着不让焦适之练武的人正是他,如今当着焦适之的面被焦芳这么一说,老脸都丢尽了。

        旁边的少年一声冷哼,低声嘀咕:“就算是太子看重要怎样,做出那等恶事,又坏了焦家的名声,活该一辈子被人看不起!”几人站得这么近,说得再小声也会被听得一清二楚。焦适之即使早就心里有数,还是被这句话刺得心中一疼。这事闹将出来,他便知道这样的话语早晚会满大街都是。

        焦芳闻言脸色立变,厉声呵责道:“你在胡言乱语些什么,要是再满嘴胡言就你别想再出来了!”焦芳威严深重,少年不敢抵抗,撅着嘴低下头来,但看那神色便是不服的。

        接连被本家的人刺到伤口,焦君的笑脸有点挂不住了,匆匆跟焦芳父子道别之后就领着焦适之离去。背后的焦芳心中思索良久,终究是叹了口气。

        在焦适之被太子殿下亲自招来的时候,他便敏锐地觉察出哪里不对劲了。原本是想着旁敲侧击看看焦君知道些什么,但是焦君却一问三不知。不过也是,焦君的身份怎么可能直接跟太子对话,作为儿子的焦适之更加不可能,太子是从哪里得知了焦适之这个人的?毕竟也只有报上来的人才有相关的资料,焦适之可没有。

        多想无益,没有更多的线索根本猜不出来。焦芳转头看着百无聊赖踢石子的儿子,心中不满,果然还是需要再历练两年,琼儿现在根本立不起来。别说别的,光是他刚才的那两句话,要是放在早些年,被锦衣卫或东厂的人听了便是个死字。他们抓人,可从来不需要什么证据。

        于是在自己不知道的时候,少年又生生熬了两年才从逃出父亲的魔爪。

        焦适之这厢,由于焦君来的时候是自己坐轿过来的,根本没有另外的位置能够给焦适之坐下了,正好焦适之现在不想跟焦君一起走,便推拒着自己可以走。焦君看着少年隐隐的抗拒脑袋生疼,心里想骂上两句,张口却是不知道说些什么,沉默半晌只能目送着他离开,许久之后才叫轿起。

        焦适之现在脑子一片混乱,正需要自己寻个地方好好想想,不自觉便走到了茶楼那处,想起当日他与太子殿下便是在这里相遇的,怎么想都觉得不太现实。叹了口气,焦适之掀开下摆跨了进去,小二熟门熟路给他上了一应物什。

        茶室内悠悠茶香,宁静致远,让焦适之紧绷的情绪放松了些。先给自己泡了杯茶,焦适之舒了口气,手指不知觉摩挲着茶盏,陷入了沉思。

        他最先想到的是第一次见到太子殿下的时候,那个时候他心中也曾闪过一句话,他记得隐约是“帝好游”。今日则是第二次,这一次的句子太长,长到焦适之不能把它当做不存在。如果两次都不是他记忆中的句子,那么到底是何物?又是从何而来?

        他思索半天,却没有半点头绪,是好是坏也分辨不清楚,但至少有一点值得庆幸,只有他自己才知道这件事情,不会被旁人当做怪物。


  (https://www.biqukk.cc/44_44016/1664645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kk.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kk.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