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 > 带吴钩 > 第33章 -雪仇 -桓玄进京(3)

第33章 -雪仇 -桓玄进京(3)


荆州那边开始紧锣密鼓的准备,可朝廷这边虽然已经下诏讨桓,京城却一直没什么动静,司马元显直等到正月过完都未出兵。北府兵那边刘牢之也是一样,把军队开到溧洲以后就再未前进一步,也是在那一直观望。他是稳坐钓鱼台,却把手下的刘裕等一干将领急得没有办法。

        “将军说的可是真的?皇上已经在西池为司马元显践行,他终于要出兵了?!”檀道济正在刘裕帐中,听到这消息颇有些意外。他那日独自去追黑衣信使,本已擒获,却被赶回救援的支妙手寻着,檀道济一个人不是她的对手,只好落荒而逃。再回头去寻沈虔子又是不得,只好先回北府兵大营,将自己从沈虔子那听到的消息先报告给刘裕。

        “是啊,说是司马元显人已登船,就要正式出兵了。”刘裕肯定道。

        “这司马元显自元旦颁诏讨桓,然后就墨迹了一个月没有动静,怎么现在又突然动起来了?”檀道济还有疑问。

        “哼,还不是因为桓玄那边先有了动作,讨逆檄文都已经传到京师了,所以他再也坐不住了。”

        “讨逆檄文?”

        “可不是么,那讨逆檄文乃是桓玄亲手所写——他文笔又好——文章洋洋洒洒,历数司马元显父子罪过,指出激起孙恩民变,王恭无辜被杀,甚至自己封锁长江导致江东饥荒的事,全都是他们父子的过错。”

        “这檄文传得飞快,一夜之间大街小巷妇孺皆知,搞得他人心尽失,朝里朝外都把怨气抛向司马元显;加上他又得知桓玄的军队已经过了寻阳,所以这才着慌,决定正式兵。”刘裕接着说道。

        “荆州兵已经过了寻阳?”檀道济有些意外。

        “可不是吗,他坐镇荆州,一心以为朝廷不敢真的讨伐他,没想到司马元显竟然动了真格,本来还有些吃惊,打算在江陵据守。结果被谋士卞范之一通劝,才决定出兵,开始还边走边看,后来到了寻阳都没看到有官兵抵抗,这才大着胆子了这篇檄文。”

        “原来是这样,看来那桓玄也不比司马元显强多少。”檀道济摇头道,“说起来这司马元显还真是非要等到火烧眉毛才肯动呢,他这样也想能打得赢桓玄。”

        “谁知道他心里怎么想的,我估计他是想打又怕打不过,这才一直犹豫不前。另外还有个原因可能就是在看我们的动向——毕竟刘牢之将军也是一直按兵不动。两边就这么耗着吧,让那桓玄一路东进。”刘裕也是摇头。

        “说起刘牢之将军,我想起来那日皇帝给大军践行,司马元显就待他礼数不周。刘牢之求见时,司马元显竟然因为醉酒不见,明显是看不起他。”刘裕想起前日见闻之事。

        “哼,这司马元显也真是的,刘牢之将军本来就摇摆不定,他还敢这样得罪他,生怕他不反么。”

        “可不是么,那日刘牢之将军回到军营就气得半死,后来就与何穆一起在帐中密谈了好久。”

        “那何穆可是为桓玄说话的啊,私下里收了他们家不少好处。”檀道济想起沈虔子之前和他所说,“还是说他们是在商量怎么投降?”

        “这就不得而知了,不过看样子刘牢之还没真正下定决心,所以要看桓玄能不能再给他些压力了。”刘裕苦笑道,“刘牢之现在的压力已经不小,看样子倒戈只是时间的问题了。”

        “是啊,毕竟现在战事对朝廷不利,桓玄又知晓庾楷暗通朝廷的阴谋,分兵袭破,将其囚禁。这事不光吓得司马元显不敢动弹,对刘牢之将军的决策影响应该也不小。”檀道济点头道。

        “是啊,所以我都不知劝了多少次了,可他就是不肯兵。”说起刘牢之,刘裕不住叹息。

        “我听说,何无忌将军也有去劝过刘牢之,结果也是一样没用。”檀道济道。

        “莫说何无忌这个外甥了,便是他儿子刘敬宣说的话,他都不听。”刘裕道,“他劝刘牢之说:‘如今天下大势全在桓玄与父亲二人,桓玄仗着父叔留下的资望窃据荆楚,晋室天下三分已有其二,就差挟持天子了。一旦让他进京就无人可制,汉末董卓故事只怕又要重现。’”

        “这话说的在理。”檀道济道。

        “可刘敬宣说的虽然不错,可刘牢之却把他狠狠的训了一通,说:‘我也知道击败桓玄不难,但平定桓玄之后,司马元显又能容得下我吗?到时候我又该如何?’”刘裕压低声音道,“你说可不可笑,司马元显不能容下又如何,取而代之便是了!连这么简单的道理都不懂。”

        “是这个理。”檀道济点点头,也压低声音问道,“那刘将军可有用这话去劝刘牢之?”

        “哦,你觉得我不该说么?”刘裕闻言并未回答,反而微笑着反问檀道济道。

        “正是,属下觉得不妥。”檀道济道,“将军可是知道刘牢之的为人的,猜忌心颇重,若是听到将军这话,他必会认为将军另有野心,结果怕是只有死路一条。”

        “哈哈,道济,我就知道你是个聪明人,也想的到这一点。”刘裕听完笑道,“我一直视你为心腹,所以才和你说这些话。我岂不知刘牢之是什么样的人,这种话如何能在他面前说出口?”

        “刘将军说的是,属下多虑了。”檀道济点头叹服。

        “道济,我再问你个问题,假若你是刘牢之将军,又会如何抉择?”刘裕笑完又问道。

        “这……属下还从未想过,恳请将军赐教。”檀道济没有回答,他知道刘裕自己必然已有答案。

        刘裕果然自己答道:“其实刘牢之面前能走的路只有一条,就是帮助司马元显铲平桓玄。要知道此举乃是奉召而行,名正言顺,可不比跟随桓玄背负叛逆之名,以至人心背离。而在打败桓玄之后则可以趁机夺取荆州,扩张势力壮大自己,如此朝廷必然不敢动他。而他则进可压制京师掌控国政,退可固守荆州以自保,这样才是最好的结果。”

        “刘将军高见,只是却不知刘牢之想不想的到这一层。”檀道济闻言佩服异常。

        “哎,他若想到,早就出兵了,还会等到现在?”刘裕长叹一声,摇了摇头,沉默了一阵,又道,“可惜朝廷和刘牢之就这样一直傻傻等待,浪费时间,已经白白让胜机从手中滑走,真是愚不可及,愚不可及啊。”

        “将军意思是朝廷想要打败桓玄,现在出兵已经晚了?”

        “正是,本来司马元显的胜机就在于攻敌不备!”刘裕掷地有声。

        “攻敌不备?”檀道济细细咀嚼这句话的意思。

        “当时朝廷虽然下诏讨伐桓玄,但桓玄却并不知道,他虽兵多将广,但都分守各地,集结也需时日。而朝廷这边若能严密封锁消息,尽快派出一支精兵,着员猛将率领轻装疾行,溯江而上直取江陵,打桓玄个措手不及,如此则荆州一举可定。”

        “可惜啊。”刘裕说完又摇头道,“先这封锁消息一条,司马元显就没做到,让荆州那边一早就接到消息,结果就……哎!”

        “都怪属下无能,放跑了那个送信的。”檀道济忙自责道。

        “无妨,这不是你的问题,看看司马元显和刘牢之这般样子,就知道无论桓玄当时有没有及时收到消息都无区别。”刘裕淡然一笑道。

        “那依将军看,朝廷现在再无取胜之机了?”檀道济低声问道。

        “要我说,就是这样。所以不管刘牢之将军如何打算,我们都要为自己早早谋划后路了。”刘裕也是低声说道。

        “无论将军如何打算,属下都将誓死跟随,别无二心。”檀道济立刻表示忠心。

        “很好,你且下去吧,我还有些事情要办。”刘裕满意的点点头,示意他退下。檀道济出了营帐,还看到刘裕来回踱步的身影被烛光映在帐篷上面,也不知他还在思索些什么。

        (本章完)


  (https://www.biqukk.cc/45_45016/1693056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kk.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kk.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