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 > 恰是星塘 > 第22章 走远的人

第22章 走远的人


我有意疏远了商齐陈。

        这几天晚上备赛,但凡所有与他接触的机会,我始终板着脸,多说一个字也没有。

        有时他发来微信,问一些诸如“今天题难,有不会的么”“你觉得哪方面还需要多讲一些?”

        我统一回复“不必,谢谢。”

        若他追问,也不会再回应。

        所以,他应该是觉察到。

        一次备赛的休息时间,我觉得有些闷,便跑到露台透透气,可刚站没一会,有人也来了。

        果然,是他。

        他那只受伤的胳膊已经大好,现在可以随意使唤,所以站定时,一手插在裤兜,另只拿着张卷子。

        但不等他说话,我转身就走。

        “等等。”他说。

        “商老师,不好意思,还有事。”说完,迈开腿便朝走廊去。

        “方塘,你是在躲我么?”

        脚一顿,此时,与他恰好一臂之隔,天上的月亮正圆,月色中,余光扫见他侧脸,应该是很严肃的表情,衬着那个声音。

        “对。”我也严肃地回答。

        “为什么?”

        “之前和您说过,熟还是不熟,一切由心。”

        “原来,是你的心想躲开,对吗?”他侧过头,盯着我,问。

        我狠咬了下嘴唇,还是目视前方,斩钉截铁地说:“对。”

        然后急着就走。

        刚要进走廊,就听商齐陈压着调子,缓声说:“可以,那就讲点公事。”

        于是我真的没动,就这样一脚前一脚后,“您说。”

        “这两次考试,你都在同一个问题出错,没学会?”

        他指的是外籍个人所得税问题,因为居住时间不同,加之雇主身份,常设机构等因素影响,自己每次都有点判断不好。

        “不劳您费心,我会加紧学。”我说。

        半晌,他没说话。

        然后是沉沉的脚步声,再然后,人擦肩而过。

        也许是无心,他随步子摆动的手,噌到我垂在身侧的手背。

        这次真不是故意怎么样,只是在触碰的那一刹那,心忽地就像被什么摸到,所以不由自主猛地缩回手。

        动作着实大了些,竟连带还挥着了他胳膊,只听“啪”一声。

        他身子顿时一怔。

        我也意识到自己干了什么,刚想说抱歉,他扭过了头。

        一抬眼,人傻了,竟吐不出一个字。

        从认识到现在,从没见过如此模样的他。

        眼睛是凉的,且随着盯住我的每一秒钟,一点点更凉。

        他的嘴紧抿着,就彷佛是忍住了多少要说的话,而那些话都是因为有个人不领他的心,还冷言冷语。

        心冷不丁地跳了下,跟着,竟有些难受。

        可不等这难受的滋味缓一缓,就听他一字一字地说:

        “方塘,你好自为之。”

        -

        我并不是不知好歹。

        细想一想,商齐陈对自己其实很好,为了我受过伤,难过时还在旁陪伴,有些话原来看显得犀利了些,但真明白他的意思,其实也可算是另类的好听话吧。

        如此推敲起来,即使是个棒槌,也许都能被滋润成个棒棒糖。

        可自己承受不起。

        他讲演结束后的那天晚上,我失眠了,一夜辗转反侧,想了很多。

        从雨中相识,课上再遇,风平府月季园······直到主席台上他的那番话。

        如此串下来想一想,也许早就有冒尖的小树芽,不顾自个儿实在是把钝斧头,树芽窜得都比人高,这才意识到······商齐陈,对我有意思。

        诚然,我不能钻进他的心,问一句:“您到底是不是对我有意思?”

        但从一切可寻的蛛丝马迹以及一切明摆着的言语举动,没有十分,至少也有五分。

        当推断出这个结论,我硬生生吓了一大跳。

        差点没从床上滚下去。

        点芳都被惊醒,她迷迷糊糊问怎么回事,我讷讷地说:“去洗手间。”

        我俩已经和好,当她看到我对扔花的行为没有任何说辞时,气瞬时消的就像万里无云。

        接着我还真去了趟洗手间,不过是用冷水拍拍脸,因为它太热,还烫。

        终于冷静下来,心也找回原来的位置。

        我对自己说,别多想,千万别多想,爱情是魔鬼,一旦踏进去,十人有九伤。

        这种认知根植于心,就像昼夜不离身的一把伞。

        我也曾问过自己,为什么会有如此的想法,甚至想追溯一下它兴起的渊源。

        是七岁那年从老宅回来之后么?

        或是看到妈妈一次次和小叔不舍地分别,然后她独自在房中翻着几张已经泛黄的信纸哭泣时么?

        亦或者二十年过去,桥归桥,路是路,小叔还是小叔,妈妈依旧是自己,这样的现实······

        我不知道。

        时间太久,也有点复杂,可能记忆自动模糊了那些不愿回首的往昔,分析不出个究竟。

        所以在与商齐陈接触时,下意识一次次想逃跑,跑得越远越好。

        那么现在呢?

        既然已经有十分,五分的把握,不对,即便只有一分的可能,也得把斧头磨得锋刃些,把树苗——那个啥。

        这就是做决定的整个过程。

        如果觉得没说清楚,还可以换个讲法。

        其实流程很清晰。

        第一,发现事实,这个环节很磨时间;

        第二,空;

        第三,直接出决定。

        中间那个空环节,包括了犹豫徘徊左右挣扎,之所以为空,主要归功于我想也没想,准确来说,是自我隔离了这部分情感。

        隔离的过程可以这样形容:情绪刚要炸刺,以分秒必争的速度五花大绑把它先攒成一团,然后拎到眼不见为净的某个角落,完活。

        于是,经过一晚的彻夜难眠,其实主要是回忆和商齐陈认识以来的所有零零碎碎,在清早第一丝曙光从窗帘缝钻进屋的时候,我对自己说:那就回到认识前吧。

        由是,开始疏远他······

        ·····直到今天,和他挑明。

        其实他不知道的是,疏远,已经从那天清早开始。

        -

        既然做出决定,就应该认真贯彻执行。

        且,我深信自己能做好,毕竟长这么大,没有被谁攻破过。

        但世间事很玄妙,越是自以为有把握,越能脸朝地,摔得“啪啪”生疼。

        从没想到,在接下来的每一天,我竟是被一次次撞击着承受底线。

        从露台分别后,商齐陈变了。

        不知道他是变成另一个人,还是原本的他,就如此。

        冷淡,严肃,吝啬——

        吝啬每一个微笑,每一个眼神。

        甚至说,吝啬与你讲一句话。

        每晚的备赛,他还是来,不过一分钟也不多停留。

        当我们内测考时,他不再悠闲地看书,一个人在旁边的会议室工作,有次听到他打电话,似乎是因为数据不准确狠训某个谁。

        等卷子互判完,他才回来,针对主要问题集中讲解,但简短精辟,而随后的案例讨论环节,他也只是一阵见血地指出错误,多余的什么也没有。

        这种方式虽然高效,专业,但却有一种让人说不出的凝重感。

        李乐山偷偷问我,“商老师是不是不愿意给大家讲课了?按理说,他这样的人物怎么会来当辅导老师呢?”

        我不知道怎么回答,白天课多没心思想,晚上备赛,除了答题听讲,剩下的,渐渐被一种莫名其妙的滋味填满。

        有一次他讲外籍个人所得税问题,这正是自己薄弱之处,所以听得格外仔细,也许是太仔细,目光就执着了些,突然他就瞥来一眼,可那眼神,却是像看一个陌生人。

        又一次,中途休息,我从洗手间回来,和他正打个照面,其实已经做了问声好的心理准备,不管怎么说,他还是老师。

        但他径直从身边走过,还刻意保持一臂之遥,就彷佛是怕有什么误会的触碰,而他的视线中,更像没有出现过我这号人。

        这类事发生时,我内心反复说,合情合理合情合理,是你先推人一把,活该被撕。

        可宽慰的话都是说给别人听的,拿来诓自己,压根不好用,胃里面似乎有颗大青杏子,它慢慢消化,味道便一点点冲进五脏六腑,让人翻腾。

        这些纵然滋味不爽但尚属于内部风险,可控范畴,没想到还有更绝的。

        又一次内测考中,我马失前蹄,且摔进一个老相识的坑——外籍个税,还是道高分大题。

        “你怎么答的,讲了这么多次,还不会?”

        分析试卷时,商齐陈当着另外4人的面,问我。

        这是他辅导以来,第一次指名道姓的责问。

        李乐山惊的大眼睛闪烁不安,高鹤和沈岑都低着头,表情严肃,何佳则貌似有点替人捏把汗的样子。

        而我,半晌,才终于听明白他讲了什么。

        “为什么不说话”他立时又问。

        此刻,我正歪着头做聆听状,那目光便直直落在问话人的方向。

        但它是涣散的,因为我一点也不想看清那个冷声冷气,又面无表情的人。

        当听完第二个质问,眼神似乎更散漫,索性就成了一片模糊。

        这个模糊也让自己脑子有点模糊,以至于坐在旁边的李乐山胳膊肘子杵了杵我胳膊,估计想提醒下,但自己的第一反应竟然是——

        我皱起眉头,不是娇气地说,但也没太冷静:“很疼,您悠着点。”

        -

        这句话,起了神奇的作用。

        李乐山匆忙道歉,还煞有介事用他的大巴掌去摩挲被杵的胳膊,彷佛他的手就是一抹灵。

        但我不乐意,闪身就躲。

        可却是没留心此时自己的坐姿,以及下面的支撑物。

        这不是一把普通的椅子,它是会议室专用的那种高背皮制滚轮座椅,而我也不是普通的姿势,毕竟,在这种相对凝重的环境中,人哪有踏实的心做个满臀,占个三五分位置就不错了。

        所以,当情不自禁向一边移动时,相互作用力,摩擦力,还有人倒霉喝个凉水都塞牙的力,它们哥儿仨相互提携。

        只见,滚轮一转,椅子后移,继而出溜一滑,咚一声,人实绰绰竟跌坐在地上。

        嘶——

        这回是真疼。

        尾巴骨似乎戳着了。

        还不等本人叫唤,李乐山倒先“哎呦”一声,匆忙侧身就要拉一把。

        我忍着痛,手一摆,“打住,你别添乱。”

        他尴尬地猫着腰,有点挣扎是真不管,还是再等等。

        其他人也都反应过来,何佳着急地说:“方塘,没事吧?”

        “没事。”我轻声说。

        其实有事又能怎么样,跌倒了得自己爬。

        稍微缓过劲,我一手撑地,一手扒着桌沿,慢吞吞站起身,然后拉过椅子,慢吞吞坐下,两胳膊又交叠抵住会议桌,不敢太坐实。

        大家再次表达关怀,我摇摇头,回了个真没事的浅笑。

        会议室又恢复安静,且变得更静。

        主位上那个人,从第二次发难后,便缄默不语。

        而我在桌子上下溜达这一圈的过程中,一个目光,甚至是余光,都不曾飘向他,除了来不及,也刻意压着头。

        此时,自己看上去许是没什么两样,但其实尾巴骨的疼,顺着脊柱,已经到了后心。

        所以人关键要保有心灵的清爽,别乌了巴突拎不清。

        摔这么一跤,别说,没吃亏,我现在就觉得脆生生很清爽,且处于边际效益的最大化。

        于是,我扬起头,正视主位的那个人。

        原来他已经阴下脸,眉头也有点紧,一见到我的目光,登时死死锁住。

        我没有躲闪,没有彷徨,亦没有犹豫,如果不是尾巴骨疼,自己的腰板肯定很直。

        但还有另一种更直接的方式表达态度。

        于是我开口,就用他几分钟前对自己说话的语气,对他说:“商老师,谢谢您的提醒,抱歉拖后腿了。”

        他两道剑眉似是更紧。

        我接着说:“放心,今天不睡觉也会把它弄明白,如果明天还出错——”

        淡淡一笑,随即轻轻吐出几个字:“我会退出。”

        就见他搭在桌上的手一动,然后,缓缓攥紧。


  (https://www.biqukk.cc/52532_52532755/1892012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kk.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kk.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