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 > 回到八零小渔村 > 第55章 第55章

第55章 第55章


这次考试后,作为同一个学习小组成员,大家确实感觉到了余梁对待语文学习更认真了,证明了温好的话说得不虚。

        学习进程上稳步推进,唐蜜大嫂县里的店也渐渐稳定下来。听大嫂说,每天关店后一结算收入,比以前没开店的时候多上将近一半,因为营业时间和可卖的东西都多了不少。

        唯一不好的就是开店了钱华芳更没时间带儿子了,店里就她和她小弟两人,开店的时候需要从早忙到晚。

        丁香兰为着这事又纠结上了。

        “现在你大哥嫂子都各有各的忙,丰丰想见他们一面都难不说,平时就跟在我身边,让他跟着别人家的孩子一起去海滩上玩吧我又怕,别人家的都有大几岁的哥哥姐姐带着操心,你侄子没个亲近的人看着万一真出事我不得悔死。”

        “可是看着别人家都是孩子们堆在一起玩,就咱们家的孤零零一个,我也心疼。”

        唐蜜就劝她妈,“爸和哥出海的次数少了,家里少有忙不过来要妈你搭把手的时候,除了做饭洗衣,你干脆就带着丰丰去城里嫂子那店里住,丰丰能进城接受更好的教育不说,周围想找个同龄的玩伴也容易。”

        丁香兰就是一边放不下自个男人和儿子,一边放不下宝贝孙子,迟迟做不下决定。

        “城里的学前班管学生的午饭,到时候妈你上午下午的时间就空出来了,隔一两天可以跟着嫂子拉货的车回来,帮他们两洗衣服,吃饭的话去爷爷奶奶那儿,咱们每月多买点好吃的给爷爷奶奶。”

        丁香兰惊诧,“你嫂子送货不是大早上吗?”

        唐蜜:“跟嫂子说一声改个时间就是了,影响不大,反正都是一两天内要用掉的菜,不影响。你跟嫂子说,嫂子肯定很乐意。”

        “这倒是。”丁香兰想起这段时间儿媳妇回来的时候总有那么几次欲言又止,一次两次她没看出来,多了自然就知道儿媳妇的意思了。当妈的哪有不为亲儿子着想的,这是怕她不答应呢。

        “行,等你嫂子回来我跟她说。”丁香兰下定了决心,顿时心里也轻松不少,这会儿就开始带着孙子去城里该带些什么东西了。

        唐蜜自然也开心,嫂子店里有嫂子娘家弟弟帮忙,不会压榨她妈去帮忙,顶多实在忙的时候搭把手。她妈现在早点进城,就早点习惯城里的生活,离开湿气重的小渔村,对她身体也更好。

        等她有能力了,是想自己把爷爷奶奶也带到城里来的,到时候教两老头老太太下棋遛狗逗鸟,再有兴趣还可以学学唱歌乐器加入老年合唱团,买个相机学摄影,种种花泡泡茶。两老出生的年代不好,年轻时过多了苦日子,老了就该想干嘛干嘛,活得开开心心。

        当然,她一点也不担心爷爷奶奶思想古板啥都不会啥都不想学学不会。她奶奶绝对是个喜欢接受新事物见识新场面的,放后世肯定是那种能学会玩手机不说还会天天发朋友圈的时髦老太太。至于爷爷,那肯定是跟随奶奶的脚步。

        嫂子刚开店那会儿唐奶奶心里好奇,专门拉着唐爷爷去县里看过,回来还跟唐蜜嘀咕,说她自己做出来的海鲜小吃花样多又好吃,是不是也能去开个店?当时老太太对开店做买卖这件事心痒痒,但是想着众多麻烦因素以及念着自己还在二儿子这里管着大鹅,到底没付诸实践。

        周六这天大家都在家,钱华芳也回来了,丁香兰把话跟她一说,钱华芳自是喜出望外地应下了。

        “妈,你放心,你只管到县里帮我带丰丰,其它的事一概不用你做,洗衣做饭我自己本来就要做的,这些我都能做。”

        她真不是夸海口,随着钱赚到手,腰包越来越鼓,钱华芳除了对钱依旧抠门,其它的事是越来越不爱计较,这大概是财大心也随着宽了。

        “县里学前班的情况我也去问过,学前班不比小学初中这些管得严教的东西多,只要交钱都可以插班进去。等星期一我们就可以把丰丰送进去。”她是开店买吃食的,想知道县里什么消息容易得很。

        唐文海和唐明毅两人也很赞同。

        唐文海宽慰自家媳妇的心道:“丰丰早点上学也好,我和小毅每天去爸妈那里吃饭,衣服什么的也不少是不会洗。”

        唐明毅怀里抱着儿子,有些不舍,今晚抱着都不舍得放手。

        返校前丁定文倒是带来了个丁家的好消息。

        “茶园的树木已经买回来了种下去了,种的是桂花树和樱花树。这两天差点累得我腰都直不起了。”丁定文想起这两天的劳累,清秀的脸上还是忍不住龇牙咧嘴,劳累程度也就比夏收秋收好点,但他太久没干重活,一时累得人都快没了。

        “咋选的桂花和什么……樱花?”丁香兰听了眉头皱着问道。

        樱花他们这附近村子没有,听到是听过,只知道是粉红色的煞是好看,别的就不知道。

        丁定文讲起这次经历来也是感慨良多,“一开始是打算种些咱们这好养活的试试水,后来我二哥打电话到大队里,让我们去市里学校找专业搞农业的老师问问。大伯和我爸就拉着我去市里找了一番,为了人家给建议给得用心,出了不少钱。”

        “结果也是大开眼界,第一次知道搞农业的讲究还这么多,那些专业的我也不是很懂,也不跟姑你们多讲,那些老师说我们家的茶园种桂花和樱花最好,不仅能给茶树遮阴挡阳减少泥土水分流失,掉下的叶子成为肥料,每年还能产出桂花,樱花树的树皮叶子种子花瓣都能入药,市里药厂会收这些东西。以后不想种了还能把木材卖给家具厂。”

        “要是种久了,说是还能提高我们家茶园的品种。”丁定文说完搓搓自己的脸蛋,还有些不好意思,这些话都是那些搞农业的老师们说的他照搬,还有些更深奥的他当时听得认真,当时还拿纸笔记了下来,现在不看着笔记又不记得了。

        不过这次确是给丁定文打开了新世界,第一次发现原来农业那么有趣。让他不由自主地对这方面就上了心,以至于后来专业也选了这方面的。

        丁香兰他们听得头都晕了,以前见种地种茶园半辈子也没听说有这么多讲究啊。

        只能点点头,“人家专家说好就是好。”

        唐蜜现在初中地理学得不错,还在预习高中地理,里面也涉及到这些知识,倒是听懂了。

        不过,她转头对着钱华芳开口:“嫂子,桂花到时候能做的吃食不少,到时候你可以收外公家的桂花,我交你做。”

        “真的?那感情好。”本来听小表弟讲这些东西,钱华芳像是听天书一样,左耳进右耳出。乍一听唐蜜的话,顿时一个激灵,双眼发亮。

        “当然。桂花蜜、桂花糕、桂花米酒小汤圆、桂花奶冻……”她一时只想起来这么多,“做桂花蜜最好,好保存。说起来,今年的枇杷熟了我们忘记熬枇杷膏了。”

        钱华芳也是一拍额头,懊恼着说:“今年春天丰丰没咳嗽,可不是就把这事给忘了。”

        “我妈她们熬了几罐,下回我给表嫂你们带一些过来。”丁定文听到了说道。熬枇杷膏是他们这里的习惯,尤其是家里有一棵两棵枇杷树的人家,家里孩子一咳嗽,吃这个比吃什么都好。


  (https://www.biqukk.cc/53652_53652184/1758401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kk.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kk.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