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 > 回到八零小渔村 > 第50章 第50章

第50章 第50章


下午一点多,三轮车上备好的食材和饮品全卖得光光的。

        “咱走吧,去找地儿寻店铺。”钱华芳手脚麻利地收拾好家伙什,看着卖空的篮子和桶,乐呵呵地说道。

        “一条街一条街地找过去?”唐蜜左看看右看看,她们所在的这条大街也不算偏僻,但街面上开着的店真不多,这说明能出租的空店铺应该还挺多。

        只是这时候没有中介,墙面上也没有贴招租启示。

        “咱不是县里人,一条街一条街地问也吃力。我已经找人帮我去寻了,只用出一块钱就能把周围能出租的店铺都给找出来。”钱华芳朝唐蜜一撇头示意:“上车。”

        她找的就是之前一直存放炉子那家的老太太,老太太为人热心,打交道这么久知道品性也不错,周围的老姐妹多人脉广,而且人在家里除了帮忙买买菜啥都不用干,钱华芳觉得请这老太太帮忙去寻店铺再合适不过。

        三轮车一停下,原本坐在大门口和老姐妹们聊天的老太太就眼尖地看到了,迈着小脚笑眯眯地跑过来。

        “哎呀,芳子,你可来了,你要的店铺我都给你寻好了,大的小的有六户人家会出租。你现在和我去看?”

        真不怪她对这件事这么上心,实在是钱华芳答应帮忙找店铺就给五毛钱,找到合适的店铺她确定要租,还会再给一块钱,对整天待在家里无所事事只能和老姐妹们唠唠嗑的老太太来说,跑跑腿就能轻轻松松赚到一块五,这是再好没有的事了。

        两块钱呢,给孙子孙女买糖都够吃好久。

        “这就是你小姑子吧?长得真标志真有福气,还是你家会养人。”老太太盯着唐蜜夸道。

        钱华芳也没下车,“对,婶,这是我小姑子。婶,你直接坐上来吧,告诉我往哪儿走就好,这样更快。”

        “好嘞。”老太太利索地爬上三轮车。

        唐蜜递给她一个小矮板凳坐着。

        “芳子啊,我给你寻的那几家店铺,有两家都是在你要的华丰路,你说那儿人多好,我就专门往那儿找出了两家。顺安街尾有一家,棒冰厂后门那儿也有一家……”

        老太太对县里的各条道怎么走了如指掌,边聊边给钱华芳指出条最优线路。

        钱华芳对县里的店铺抱有很大期望,在她心里,县里的每一家店铺都是自带光环。

        然而,前两家看下来,她就顿时感到了不对劲,这现实与理想的差距也太多了。

        唐蜜也不满意,前两家店铺的位置实在是太差了,本来就不是什么大街道,还在巷子里。水煮的受众就是普通群众,不兴什么酒香不怕巷子深。

        老太太一看姑嫂两的表情就知道是对前两家不满意。

        她开口道:“这两家确实是里面最不好的,不过我看着地儿大,想着你们做饭食生意,客人要堂食需要的地方得大。既然这两个不行,我们去下一个看吧。”

        钱华芳的体力现在是完全练出来了,去年下半年每天骑自行车带着东西在村子和县城之间往返。现在她骑三轮带两个人丝毫不觉得吃力。

        其他的店铺都还算不错,勉强一些也能用。棒冰厂后门的那家,因为在后门,位置也不是很好,但胜在背靠整个棒冰厂。

        唐蜜现在就期待华丰路最后的两家能好一些,华丰路就是县里的主街道之一。

        一家在华丰路的中间段,正对着大道,人来人往挺热闹。一家在街头巷子里,不过不是很里面,上主街道也就是两三步的剧烈而已。

        “小鱼,你看怎么选?”钱华芳一路看下来,每家店都有她喜欢的也有不喜欢的地方,转过头询问小姑子的意见。

        “嫂子,我中意巷子里的那个,地方大,到时候堂食可以多摆几张桌子,少让客人们等。而且它的位置也不是很里面,到时候我们在巷子外头的街面上竖块牌子,和在街面上的店铺比区别也不大。”

        “可是那家空荡荡的,连张桌椅都没有。”另一家可能原本主人家卖过吃食,里面不仅有三套桌凳,还有一个橱柜,可以一起租。

        “无论我们租哪一家,到时候都要重新装修的。桌椅到时候也让木匠打几套一模一样的,摆在店里看着就整齐舒适。这样客人们看着喜欢就会多来,咱们买吃食的只要有客人就比什么都重要。”

        唐蜜还想靠着墙安一排单人长桌,这样又能多设一些座位。

        “而且嫂子,巷子里那家是一整套出租,在后院里清洗食材更方便,二楼你不仅可以自己住,丰丰也到了上学的年纪,等店铺开起来可以把丰丰带来县里上学。”

        唐蜜这么一说,钱华芳的心立马就偏了,每天在村里和县里来回跑她也累,而且如果能把丰丰也带来城里生活的话是再好不过。

        这样一想,她立马决定道:“就巷子里那家了。”

        钱华芳问老太太,“婶子,巷子里那家大概的价钱的是多少?”

        老太太竖起手指,“要九块钱一个月。”

        钱华芳皱眉,有点贵了,这样一年下来光租金就一百多。

        “不过你真要租的话,我去给你讲价。那套房子的位置不是特别抢手,八块钱肯定能租下来。”

        钱华芳心里一合算,说:“行,婶子你要是能八块钱让我们租下来,我再多给五毛钱报酬。”

        “哎,这个好。”老太太脸上笑开花,拍着胸脯信心十足道:“婶子我一定让你用最便宜的价给租到那个房子,等着。”

        唐蜜和钱华芳两人跟着老太太去跟房主人沟通,最后以每个月八块的租金拿下。钱华芳也给老太太付了两块辛苦费。

        成功拿到钥匙,钱华芳打开大门,“等会我得去买过一把锁。”

        唐蜜仔仔细细地看过这套房子,堂屋很大,总的大概有一百平,两扇门,分别通往前面和后院。后院有一个厨房,一个厕所,一口水井还有一株很茂盛的树,唐蜜抬起头看,是一棵小玉兰花树。

        楼上有三个房间并一个很小的客厅。

        钱华芳走了一圈,“这套房子好,八块钱一个月花得值。”除了比家里的房子小,其它方面都比家里的房子好。

        “来来,小鱼你看看这里要怎么搞,我都听你的。”

        “嫂子,煮水煮的东西你就安排在堂屋里,后院在树底下设几张桌子,夏天的时候在院子里吃更凉爽。至于堂屋的装饰,我到时候写在纸上,你照着做就好。”

        “行,楼上我看有三个房子,等你上高中也不用住校了,直接睡这里更方便,学校里的饭菜可没家里的好吃。”

        回到落海村,唐蜜根据店铺重新画了设计图,桌凳分为四人桌和六人桌方形桌子,以及长条单人桌。此外还有一些零零碎碎的事情,比如重新粉刷墙体和灯具安装等等,她也都给嫂子写好了以做提醒。

        “对了嫂子,你让大哥找个时间陪你去工商局把营业执照办下来。办这个也需要时间,现在去办,等装修好店铺就可以直接开店。”

        “你不提醒我,我还真就忘了这回事。”钱华芳以前县里的朋友大多也是小摊贩,用不着营业执照,她自己也对着不熟悉。不过,这确实很重要,要办下来,不能违法。

        拿着唐蜜画好的设计图和列的单子,钱华芳风风火火地往外跑找木匠定做桌椅,还要找粉刷匠等等。

        店铺最后把‘唐氏水煮’的招牌挂上去装修完毕,已经是两个星期过后的事情。

        这期间温好的投稿已经收到过稿回信,信里附寄的还有一张汇款单,很少,才四块钱,但是温好还是非常宝贝的收藏起来。

        按温好的说法,这是“很具有纪念意义。”

        “你的稿子过了,你得请我们吃饭。”余梁有些抑郁,他觉得自己的文字水平很好,结果这次投稿给了他一个巨大的打击,满怀自信和期待地写了两篇自己觉得非常不错的文章,最后却一篇都没过全被打回来。

        “行啊,我说话算话,你们想吃哪里?我都可以,就算是县里也行,这次我允许你们吃大户。”温好的心情美极了,这时候就算要她拿出存款来请大家吃饭她也不会拒绝。

        “那就去县里吃,我哥上回去县里办事有人请吃饭,去了一家很好吃的店,我们也去那里。”余梁说道。

        看着温好笑靥如花,他心情挺复杂,既因温好过稿而高兴,又为自己原先的自大而不是滋味。

        不过,失败是成功之母,他不能因一次失败而退缩,他以后每个星期都要坚持写文章,每个星期都投,就不信他专研不出好的文章来。

        等他过稿了,也请大家去吃顿好的。

        “行,周末去。”

        郑清推推鼻梁上的眼镜,见温好和余梁都向报社投稿,他心中瞬间也萌生了一丝想法。

        还是算了,他文字这方面并不占优势,且浪费学习的时间。

        唐蜜把手上看完的报纸递给周围想看的同学,为温好的过稿而高兴,这一刻温好脸上的笑容散发出自信的光芒,是发自内心的高兴,双眼熠熠生辉。与平时那个没有追求的温好不太相同。

        或许温好自己都没有注意到。

        周围的同学发出佩服的声音。

        “温好你真厉害,你写的文章竟然也上报纸了。”

        “有这水平,中考作文不愁了。”

        “比上回那个县中的同学还厉害,那位同学读高中,我们班温好初中还没毕业呢!”

        “待会就给语文老师看,让她也高兴高兴。”


  (https://www.biqukk.cc/53652_53652184/1758402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kk.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kk.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