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 > 回到八零小渔村 > 第26章 第26章

第26章 第26章


“妈你做的菜好吃。”

        丁香兰脸色纠结,“那这么说,不是只能推个小车去卖卖早餐或者开个小饭店?”这都是她在镇上城里看到的。

        思来想去,她还是遗憾地放下这个想法:“开饭店不行的,我这个手艺也就做给你们吃还行,哪能跟外面人比。推个小车卖早餐都没有别人家包子馒头做得好。人家的花生汤、三角糕一个个的都做的花样多还好看又好吃,我们家……也就咸菜拿得出手。”

        唐蜜想起上回在县城小摊上吃的一碗扁肉,她摸摸鼻子,心想人家确实做得很好吃,现在回想起还记得那碗扁肉的脆、嫩、香、甜。

        她也随着微微叹口气,这个时候想做买卖的确不容易,要不然你的手艺是独一无二的,要不然就是你的东西明显优于别人。别的方面不好说,但是吃食这一块,每家每户都有混迹厨房十几二十几年的厨房老手,她妈的厨艺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很好,但是拿到整个县里还是排不上号。

        现在大家还不到随时随刻一日三餐都能到外面解决的富裕地步,而且县里镇上卖早餐的卖家早不知涌现出了多少,支个摊子卖午饭晚饭的也不是没有。

        丁香兰眼神越过围墙望向远处:“你知道吧,就唐菲家奶奶,姚老婶子,她的豆干面就做得很好,以前的时候家里来了贵客的人家都会去她家请老婶子帮忙做点豆干面。现在每到逢一、五的赶集日都做好一篮子的豆干面搬着锅去镇上支个摊子,每次都能卖完,生意可好了。”

        唐蜜扬起眉毛,眨巴两下眼睛,摇摇头,她还真不知道唐菲奶奶在镇上卖豆干面的事,不过她奶奶的豆干面好吃还是知道的,村里大多数人都吃过她家的豆干面。

        丁香兰见闺女这米糊的样子,想笑,但一想到这事她又叹气,“还是老话说的好,一技在手吃穿不愁。现在的时代多好啊,无论有个什么手艺都能赚钱,不说篾匠、木匠、骟匠和焗匠这些,就是别的方面但凡有一门拿得出手的手艺就是好。”

        到如今她是羡慕起弟妹的一双巧手了,做衣服制鞋都不在话下。

        她也没这么多时间去伤春悲秋,感叹完这句,起身把椅子搬回原处,继续去做她自己的事情。

        唐蜜不知道她爸和爷爷到底是怎么商量的,结果应该是都看好海产养殖,反正当天开始她爸就更加忙碌,忙进忙出的说话的时间都很少。

        上午她用来学习功课,这时候的初中英语对现在的她来说真的非常简单。毕竟她上辈子从事了十几年的外贸工作,常年和外国人打的交道比和国人打的交道还多,英语语法方面不敢说,但是口语被熏陶的比起英语母语国的也不差多少。

        但是!她盖上英语课本,开始设想不同场景自己练习口语,口语这种东西最需要多说多练。她就算以前的口语再好,但毕竟不是英语母语,还是需要时常练习保持语感。

        语文和数学的知识点大致就是大变不离其中,她多学多看多做多思考,总之暂时问题不多。主要是地理历史生物这些科目让她更头疼一些,这些的知识面更广,虽然考题难度不大,但是需要背和了解的东西很多。

        简而言之,上午的初中课程学□□体上更容易有趣些,她可以把学习当做一种乐趣,时间轻易就过去。但是下午高中课程的难度增大,和初中的学习思维方式都不一样,学起来也更吃力。或许,她想,跟自己还没有完全吃透初三的课程有关?于是她把高中理科的学习进度往后移一些。

        完成今日的学习目标,唐蜜把书收拾好。

        照射在院子里的阳光明显比中午的更加温柔,整片院子好似都被染上黄色的光晕,墙下一排鸡毛菜的绿色叶子被晒得低下了头,蔫哒哒。

        “是要做新的饮料吗?”钱华芳看到小姑子拿出让他们从买回来的东西,问道。

        “对,嫂子你来一起学,学会了你就能自己做了。”也可以解放她了,所以只看这一方面唐蜜都很乐意教嫂子学会,反正她嫂子是个很看得清的人,并不会做出什么不合情理的事情。

        “行。”钱华芳也笑眯眯的,把手上的事情都扔给男人,丰丰也被哄着自己玩去,她自己乐颠颠地跟进厨房。

        今天唐蜜要做的两样非常简单,都是用海毛菜做的凉粉为主。

        她用的茶只是普通乌龙茶不叫白桃乌龙茶,但为了合白桃乌龙冻这个名,她决定加一些真的新鲜白桃进去。

        他们这里乌龙茶多,唐蜜心里已经想好了乌龙茶的十几种吃法,但是材料不足,只能先做有材料的。

        先把乌龙茶煮好,煮好的乌龙茶呈现好看的橙黄色,随着茶煮开的过程,香气高扬直冲头顶,细闻香味幽雅又余韵,整个厨房弥漫着香气,不过这里的人都是闻惯了这种味道的,再不会有初闻的那种惊艳。

        煮好了之后,她把晒干海毛菜磨成的细粉冲入煮开的茶水里搅拌好,最后扔进一些切碎的桃子粒。等这些结好冻切成小块再倒入牛奶,白桃乌龙冻就成了,这是依旧是一款非常适合夏季的饮品。

        剩下的粉红色桃子皮她也没有浪费,外面的桃子毛都是洗干净了的,她把桃子皮放进锅里煮,煮出粉色的水,倒入海毛菜粉搅拌放凉,一大碗粉色的凉粉就成了。

        这些做起来比之前的奶茶和豆沙牛乳还简单很多。钱华芳看完确实松了口气,她就怕自己太笨了,学不会小姑子教的这些,倒时候既对不起小姑子的信任,她自己也得遗憾死。

        接下来唐蜜还要做三种夏天适合吃的糕点。

        绿豆从早上泡到现在,一搓皮就掉。唐蜜用双手来回搓,不一会儿绿豆皮就被搓下来,用水冲几过后只剩下个别几个皮没掉的挑出来,然后上锅蒸,上面再架上一层紫薯。

        期间她去做别的准备,这里没有破壁机没有榨汁机,要把手里的黄瓜榨成汁只有用石杵捣或者石磨推,想了想哪种简单,唐蜜还是把黄瓜皮削下来,决定用自己捣出汁水。

        “小鱼,这是要干嘛?”钱华芳在旁边看着,步骤唐蜜都会一步一步讲,再有不懂的她自己问。

        “捣汁。”

        钱华芳不懂黄瓜捣汁干嘛,但是她听小姑子说今天是要做绿豆凉糕、黄瓜小奶糕和紫薯糯米凉糕,心里知道这肯定是用来做黄瓜奶糕的,伸手道:“这个简单,我来做,你在旁边先做别的。”

        捣这个需要一点力气,她做糕点懂的不多,力气有的是。

        唐蜜松手,把捣黄瓜皮的工作交给嫂子。她另拿一个盆倒入糯米粉、淀粉和白糖牛奶搅匀,把比例和腰加入的材料都跟嫂子说清楚,知道这个一时半会不能全记住,等下她还得把这些比例给写下来交给嫂子。

        唯一一个蒸锅蒸着绿豆和紫薯,只能等着,一边在旁边指导嫂子把捣好的黄瓜皮过滤出绿色的黄瓜汁。

        蒸锅的白气越冒越大,锅盖也被泡泡顶起,她们在厨房里闷得太热出来透会儿凉。

        这种不是家家有电风扇空调的时候,她们家的厨房有两扇门一扇窗已经通风凉快了,再想一想县里市里那些住筒子楼的,做饭必须在走廊上进行,而晚上睡觉又不能不锁门,夏天怕是得闷热得不成样子。想想就进可怕,而这还是很多人羡慕的生活。

        想到这,看到绿豆已经蒸得差不多了,唐蜜进去把绿豆端起来、搅拌好的糯米粉放上去。

        和嫂子轮着把绿豆碾成细腻的泥。

        “这就是你在姜叔那里定做的模子?看着还挺新奇的。”姜叔是村里少有的外姓人家之一,荒灾那几年从北方逃灾来了落海村,也是落海村的木匠。

        钱华芳看着这些模子眼睛都亮了,唐蜜拿来的是立体花朵图案,图案多样,看着各有妙趣。

        “那是。”唐蜜自得,这都是她花了心思画出来然后和姜叔讲解了好一会儿的。大家都见多了百货商店、供销社卖的那种刻着传统吉祥寓意图案的月饼、糕点,她自然要换一些更吸引顾客的图案。

        没有黄油,味道轻的玉米油也没有,唐蜜只能选择往锅里倒入菜籽油加热,然后倒入绿豆泥炒制,再加入白糖,小火炒到绿豆泥不粘锅不粘铲子就可。刚出锅的绿豆泥还很烫,先放着,等可以入手再压模样,压好就算是绿豆糕了。

        可惜家里没有冰箱,要不然放进冰箱里冻上二十分钟口感会更好。

        钱华芳听完,看着眼前这一小盆绿豆泥挺神奇的,原来好吃的绿豆糕就是这样做成的啊。

        唐蜜听到嫂子的感叹,补充道:“里面还可以包不同的甜馅。”

        钱华芳:“那和清明果有点像。”

        黄瓜小奶糕是在牛奶里加入浓绿色的黄瓜汁,加入白砂糖、玉米淀粉小火搅拌均匀炒制浓稠状就可以倒入容器里定型,定型后切成小块。

        紫薯糯米凉糕是把蒸好的糯米粉里再加一些熟糯米粉揉成面团,拉长擀薄,里面包进加了糖的紫薯泥做馅,搓成长条,再切小段就可以。

        有人帮忙,两种凉粉并三种糕点做好并没有花很长时间。


  (https://www.biqukk.cc/53652_53652184/2009345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kk.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kk.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