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 > 隋末天命 > 第一章:号角

第一章:号角


大业十一年,蓨县东南三十里,隶属于高士达的农民起义军前锋开始陆续出现。

        七月的河北正是酷热的盛夏季节。正值晌午时分,天空中没有一片云,也没有一点风,一轮烈日悬空,所有的树木都没精打采地、懒洋洋地站在那里,唯有知了嗡嗡的叫着。太阳就向一把炽热的火伞高张在空中,热得河里的鱼不敢露出水面,鸟也不敢飞出山林,就是村中的狗也只是伸长舌头喘个不休。

        刘远站在村头的大梨树下背靠着树荫,手握刀柄,他的目光一直盯着前方地面,地上的土块被晒得滚烫滚烫的,几只黑褐色的大肚蟋蟀,安着弹簧似的蹦来蹦去正如当下的时局一般。

        大业年间自大隋新天子杨广即位以来,开运河以通南北,营建洛阳新都,经营西域夸富于天下,更有三征高丽之举,故而迅速败光了文帝杨坚数十年积累的财富和民心。

        自大业六年以来天下就是动乱不休,各地造反起伏不断。高士达是蓨县大豪,也被大隋天子层出不穷的苛政逼得无路可走,于大业七年聚众造反,当即就有一千余众跟随。说起高士达起义就不得不提刘远的父亲刘宗义,刘宗义的祖父本是北齐高官,刘家也是累世簪缨世家,北齐为北周所灭之后刘家就此没落下来。但刘宗义仍有条件读书游学,结交四方豪杰之士,其人虽然是书生但却颇有大志,自大业年间动乱以来就暗自观察朝廷法令得失,想要成就一番事业。

        高士达素来有豪雄之志,弓马娴熟,自然是要招揽人才为自己所用的。清河郡中的崔氏大族和张氏世家都不是他有资格招揽的,故而颇有才明的刘宗义就成了他的首选人才。彼此既是同乡又意气相投,双方很快成为刎颈之交,刘远的姐姐嫁给了高士达大儿子高长远,而高士达的女儿高涛涛则被许配给了刘远。高涛涛生得清丽明艳贤惠温柔,刘远却是身高只有七尺,再加上面色紫黑挂着一对三角眼,气质偏向阴冷。

        刘宗义老来得子虽然觉得孩子不类己,可也只是表面打骂背后关怀备至,否则以刘远的条件如何能轻易娶了高士达的女儿,甚至在义军中当上一营统领?一代大才刘宗义自觉是对儿子尽了父亲的责任,殊不知刘远也觉得这一世的老爹坑儿子。刘远自从重生大隋十几年以来,前世记忆就时隐时现,好似得了精神分裂症,故而有时胡言乱语更多时候则是沉默寡言,让人难以亲近。单是他与高涛涛的婚事则不容推辞,二人在起义之前就完婚了,那年刘远十五岁,高涛涛十四岁。

        当时大业七年,隋帝杨广发动了征高丽之役,高士达不愿去辽东送死就趁机准备聚众起事。于是招来刘宗义商量大计,刘宗义给众人分析局势道:“文帝在位时,天下富裕兴旺,命汉王杨谅、上柱国王世积为行军元帅,周罗喉为水军总管,率大军30万,分水陆两路进攻高句丽,尚且被高丽打败。今年发生水灾,百姓贫困,但大业天子不体恤民情,还要亲自到辽东督战,加上往年西征,损伤的元气还没有恢复,百姓疲劳困乏,连年征战,长年在外的人不能回家,如今又要出兵,容易酿成动乱。我辈男儿怎可轻易去辽东送死?况且河北乃是北齐故土,高公(士达)只要自称高齐后裔,振臂一呼何愁无人响应?男子汉大丈夫生来就该建功立业!我早就洞悉天下纷乱的弊端,高公打出旗号肯定能够成事。只要暂时不去攻打城池,先找机会出来抢劫,足够生活、积蓄,拉起人马以后,等待时局动荡,必然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

        高士达同一众亲信听罢,大喜。于是假借给刘远和女儿高涛涛举办婚礼之事,召集四周人手,杀牛立誓,三天之内聚众千人。拉开了造反的序幕。

        如今已是大业十一年,转眼五年过去了,刘远如今依然十九,这五年来他随着队伍经历了场场厮杀,心肠早已磨砺的硬如铁石。

        这五年来刘远见证了高家义军的发展,从开始的千余人马如今已经拥兵上万,虽然大部分还是普通民壮。他的内心一直很不安,因为据他脑海中有限的历史常识也知道隋末大乱之后取得天下的是李家建立的李唐,更有威震青史的一代大帝李世民!

        至于高士达?压根没有听说过!可惜刘远却是不得不跟随高家义军造反。

        因为根据大隋吸收的北齐律法而言,刘家父子可是犯了十恶不赦的大罪。北齐律规定十种犯罪不可赦免,分别是:“一曰反逆,二曰大逆,三曰叛,四曰降,五曰恶逆,六曰不道,七曰不敬,八曰不孝,九曰不义,十曰内乱。”返逆即造反,乃是谋反大逆之最属于罪不可赦的第一类,要诛灭九族的。所以刘远才觉得这一世的老爹坑儿子,让他不得不走上了对抗朝廷的道路。

        这次攻打蓨县是刘远主动请缨打先锋的,起因来自于一个月前的改变。同高涛涛成亲五年来,初始由于年纪尚幼双方并不亲近,不想一个月前刘远在同高涛涛同房时,高涛涛说她怀孕了,刘远要成为孩子的父亲了。

        当时刘远抱着高涛涛身子的手却是一顿,他既是惊喜又是惊恐,因为他梦中预知的未来高家没有取得胜利。

        高涛涛向来冰雪聪明,她知道丈夫虽然沉默寡言可却内在颇有才能,知道刘远看不上岳父高士达的义军,于是道:郎君往日不愿展示才能妾身也不多说,可当今天下豺狼当道,正是男儿辈奋起之时,总该为咱们的孩子考虑下将来吧?

        刘远沉默半晌终于下定决心道:放心,我会保护你和咱们的孩儿的。

        即便是刘远大多时候都不愿表现,可他身负两世阅历,不经意间总会立下或大或小的功劳,数年下来也积累功劳成为了校尉,统管千人。在高士达的营头中也是数得着的大将。

        时势造英雄,英雄也多趁势而起。攻打蓨县是去年就定下的策略,因为大业十年隋帝杨广开始了最后一次也是三征高丽的大战。

        大业十年正月,杨广自西京大兴城长安出发,当即就下诏曰:

        黄帝五十二战,成汤二十七征,方乃德施诸侯,令行天下。卢芳小盗,汉祖尚且亲戎,隗嚣余烬,光武犹自登陇,岂不欲除暴止戈,劳而后逸者哉!朕纂成宝业,君临天下,日月所照,风雨所沾,孰非我臣,独隔声教。蕞尔高丽,僻居荒表,鸱张狼噬,侮慢不恭,抄窃我边陲,侵轶我城镇。是以去岁出军,问罪辽碣,殪长蛇于玄菟,戮封豕于襄平。扶余众军,风驰电逝,追奔逐北,径逾浿水,沧海舟楫,冲贼腹心,焚其城郭,污其宫室。高元伏钅质泥首,送款军门,寻请入朝,归罪司寇。朕以许其改过,乃诏班师。而长恶靡悛,宴安鸩毒,此而可忍,孰不可容!便可分命六师,百道俱进。朕当亲执武节,临御诸军,秣马丸都,观兵辽水,顺天诛于海外,救穷民于倒悬。征伐以正之,明德以诛之,止除元恶,余无所问。若有识存亡之分,悟安危之机,翻然北首,自求多福;必其同恶相济,挤拒王师,若火燎原,刑兹无赦。总拟发兵一百一十三万三千八百,号二百万,讨其不从。是令各州郡官长悉发乡里府兵、奴婢。有司便宜行事,咸使知闻。

        作为高士达军中的谋主杨宗义自听闻诏书后就知道壮大义军的时机即将到来,就力劝高士达多备粮草,招揽青壮,为来年攻打城池做准备。果然隋帝杨广三征高丽失败,天下更加动乱,走投无路的百姓纷纷加入各地的土匪和义军,自家的队伍也很快发展至万人。

        高士达见得时机成熟就直到夏粮成熟后,趁着田地荒芜百姓缺粮的情况下鼓动大军准备攻城,而刘远就是先头部队去观望县内形式为大军攻城做准备的。

        刘远身披青衫,思绪万千,等待着前去打探消息的人员归来。

        哒哒哒,马蹄声急促而来又戛然而止,来人翻身下马来到刘远跟前道:三将军,小人回来了。这人唤做陈马,身材高大,乃是刘远营中的斥候首领。刘远示意随从递上一壶酒水给他解渴。一面问道:城中情况如何?

        陈马接过酒壶大口连饮数次,解去解渴道:完全如将军所料,城中官仓夏粮囤积如山,我们要是拿下城池足够兄弟们享用了。只是尚有郡兵两千,全都有铠甲在身,看起来不太好打。

        刘远嘴角泛起一丝不屑,道:风向变了,此次攻打蓨县比克!传令出发,向县城进军!

        呜呜呜,一阵长长的号角声响起,隐藏在树林中、山谷中和村中的将士满山遍野而来,队伍全都臂缠青巾隐隐有了一丝军队的雏形。

        陈马尚迷惑着,这大热天哪有风,更不提什么风向变了之事?

        刘远已经在随从帮助下穿好两当铠,骑上战马,他望着县城方向,大喝道:出发!

        大军沸腾,人马嘶鸣,骄阳如火,即将这世间熔炼成一副炼狱的画卷。


  (https://www.biqukk.cc/53_53392/2078884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kk.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kk.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