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 > 戏里人生II > 第29章 《碧玉簪》:悲剧的力量

第29章 《碧玉簪》:悲剧的力量


今年是程砚秋先生诞辰110周年,大连京剧院继春节贴出《锁麟囊》之后,近日又接连上演《碧玉簪》、《英台抗婚》,纪念这位艺术成就卓著的前辈名家。主演范金秋老师,程派嫡传弟子,音色醇厚,表演细腻,纯正的程腔程韵深受戏迷喜爱。

        《碧玉簪》于程砚秋而言,当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出戏。程先生自成名之后,一直致力于艺术创新,二十岁之前已经拥有十余出新编私房戏,其中《青霜剑》、《红拂传》、《金锁记》等都大获成功。但是这些戏大都为罗瘿公编剧、“通天教主”王瑶卿创腔,程砚秋本人并不居于主导。1924年,罗瘿公病逝,未竞之作《碧玉簪》由金仲荪接续完成,待到找王瑶卿创腔时,竟被王老夫子一句“这就是一出天桥戏”拒绝。罗瘿公对程砚秋有提携再造之恩,程砚秋岂肯放弃他的遗作,一气之下拿回本子,自行创腔排演,亦成传世名作。所以《碧玉簪》这出戏,较之从前,更多地体现了程砚秋个人的艺术造诣,也是他深度介入创作的开始,此后所有新戏,都由他亲自创腔排演,成就更高,特色更加鲜明,不愧开山立派的一代宗师。

        至于王瑶卿为什么看不上这个本子,可能有多种原因,以小灰个人看来,“通天教主”的眼光不差。此戏由江浙地方戏移植而来,各剧种版本不同,剧情讲的都是闺秀被表兄陷害,导致新婚夫婿误认她为不贞之女,引发的种种冤情。本是一场可以对质解决的误会,在压抑的封建环境之下,弱势女子无处申诉,委屈万状,整出戏都是她的悲悲切切自怨自艾,看着教人憋闷。婺剧版本的结局是闺秀被父亲愤而踢死,表兄被问斩,夫婿得知真相后,悔恨交加一头碰死,三家的单传都绝了后,故名《三家绝》;程砚秋《碧玉簪》改成了误会冰释的大团圆,但还是团圆得太快太草率,未能教观众出了这口恶气。当时的剧评说,看后得出这样的结论:“贤妻只是一种非人的生活,良母只是一种不人道的心理”,可见此剧给人的心理压抑。

        京剧当然也只是一种雅俗共赏的娱乐,不是每出戏都要具有高台教化的力量,但在艺术世界里,流芳千古的经典之作,必然有其丰富的思想内涵。程砚秋之所以以悲剧闻名,就是因为他的悲剧不仅仅能教人哭,更能教人在落泪的同时,有认识,有反思,进而生出积极的力量。最典型当如《春闺梦》,唱腔、身段精彩绝伦,在京剧程式的发挥上已经登峰造极,但是更蕴涵着深刻的人文思考。它的悲,是能教人落泪的,但是悲而不伤,柔而不弱,凄怆而雄浑,至柔兼至刚,方是程砚秋独有的艺术风华。《英台抗婚》、《文姬归汉》都有这种大悲大美的气质,而《碧玉簪》,虽然唱腔华美,剧情上则未免有点悲而过伤,柔而又弱,不算上乘之作。

        反倒是越剧《碧玉簪》,结局改为夫婿求和不成,进京赶考,中了状元,请来凤冠霞帔送至闺秀面前,下跪悔过,又被闺秀狠狠教训了一顿,方才大团圆,还算为这个故事画了个比较给力的句号。“送凤冠”乃是越剧名段,有兴趣的朋友不妨一看。

        (宏济大舞台本周京剧演出:4月19日下午15:00《碧玉簪》范金秋、岳峰、焉健夫、郭冬梅、周卫兵、张宝月、田禾、李印刚)

        (配图:《碧玉簪》范金秋饰张玉贞)


  (https://www.biqukk.cc/57015_57015377/2046957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kk.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kk.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