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 > 论如何勾搭敌国皇子 > 第46章 第45章

第46章 第45章


曜文帝目光逡巡一圈,见到下方垂首站着的两个儿子,眉头不由一皱。

        换做平时,二皇子和三皇子早就争着上前去为父皇分忧了。只是此次蝗灾规模之大,受灾之广,几十年难得一见,他们可不敢接这烫手山芋。

        这是户部官员惹出来的事,本该让他们来收拾烂摊子,但是考虑到灾情严峻刻不容缓,需得派个能稳住大局的人才行。

        户部一种官员悉数跪在殿内,齐齐脱冠请罪,他们心中明白,若是此事不能妥善解决,他们宦海生涯便到此为止了。

        年逾六旬的户部尚书膝行上前,叩首道:“陛下,老臣愿带人前往西南赈灾,灾情不除,老臣誓不还朝。”

        曜文帝目光扫过他,资历倒是能服众,只不过年纪太大了,长途跋涉,只怕人还没到地方就先倒下了。

        世族一派目光不自觉去看前方那位胡须皆白的老人,老人身上绛紫色一品国公朝服彰显着他尊贵的身份。正是久不在朝堂露面的厉国公。

        场面陷入僵局,厉国公缓步上前,朝曜文帝拱手施礼,“陛下,老臣想推荐一人。”

        ——————

        听着宣纸的公公读完最后一个字,白司业连同三位监事一同叩首领旨。待送走了人,穆监事忍不住皱起了眉。

        这是三年来博贤学院第二次接到圣旨,上一次还是把商屿丞送来博贤的时候。

        想起这个穆监事就觉得头疼。

        这次也不是什么好事。

        他就不明白了,朝中那么多文武百官,这赈灾的差事怎么就落到了博贤学院头上。

        宋监事看向白司业,问道:“不知此番司业带谁同去?”

        圣旨上说了是历练,明摆着是让白司业带学子同去,一来可以涨涨见识,毕竟纸上得来终觉浅,让他们亲眼看看,锻炼心性。二来便是考验,号称“出名士”的博贤学院若是连区区蝗灾都解决不了,又怎么能担起管教东丹未来栋梁的责任。三来吗,这是一个很好的跳板,若有学子能在此事上立功,来年院试之后的点官,便比旁人多了一份筹码。

        白司业语气淡淡,“上舍学子,都去。”

        宋监事一愣,旋即明白过来,选谁,不选谁都不好,一个不小心就会牵扯进两党之争,不如索性一起去。

        穆监事显然也想到了,蹙眉问道:“司业打算何时出发?”

        “明日。”

        赈灾当然是越快越好。白司业当日便让人去兵部确认护送辎重的人手,又亲自去了户部清点赈灾所需的钱粮,终是在第二日前将一切准备妥当。

        上舍中,大家听完重林远的话,先是一愣,而后都是一副跃跃欲试的表情。

        什么叫博贤学院担任此次赈灾差事?

        明明有其他更合适的人选,为什么要找博贤这群没经历过人间疾苦的少爷们。

        商屿丞与丹枢对视一眼,眼眸中是同款疑惑神情。

        商屿丞转头看向另一边,丹鸣正在和他以眼神交流。

        疯狂使眼色的丹鸣:赈灾不是应该派有经验的人去,选我们这群学子做什么?

        商屿丞眼中的他:挤眉弄眼?

        疯狂使眼色的丹鸣:也不知同行的是哪几位博士?不会是穆监事吧?

        商屿丞眼中的他:挤眉弄眼!

        疯狂使眼色的丹鸣:蝗灾那么严重,咱们是不是要提前准备点东西呀!

        商屿丞眼中的他:哦~~原来是抽筋了!!!

        ——————

        商屿丞和沈初拎着行李赶到山下集合地点时,已经有好些人等在那里了。

        旌旗避空,迎风招展,三千神武卫身披铠甲,精神奕奕。博贤学子统一的茶白色衣衫,目光灼灼。

        丹鸣看到商屿丞,朝他挥挥手,“你们怎么才来,快去放好行礼,誓师马上要开始了!”

        沈初去送行礼,商屿丞留在原地,问道:“神武卫与我们同去,那谁来守卫扶桑山呀?”

        “禁军呗!”丹鸣朝角落处努了努嘴,“反正他们人多,总不能只吃饭,不干活吧。”

        在队伍不远处还在另一群人,为首的正是孟骞。

        上次江家之事,曜文帝虽没说什么,但他却是实实在在的得罪了勋贵一派。禁军现任指挥使早已对他有所不满,之前不过是忌惮世族势力,现在世族在曜文帝面前做出退步,他便趁机提拔了两个新的副指挥使,把孟骞打发来干这种养老的差事。

        整个军营突然安静下来,校场的高台上出现几道修长的身影。

        神武卫的三位指挥使和副指挥使,白司业以及三位监事,另外还有一个商屿丞不认识的青年。一身普通的缃色长衫,本是一众人中打扮最素淡的一个,却让人难以忽略。

        这人既不同于穆监事的老成持重,也有别于白司业的润泽端方,他气度高华,只是站在那里便让人有仰望之感。

        看他站立的位置,加上他有些熟悉的眉眼轮廓,商屿丞约莫猜出了这人的身份。

        他侧眸看了一眼身旁的丹鸣,以及不远处的丹枢,果然皇室的样貌都不差。

        商屿丞听到人群中有人小声讨论。

        “这便是院首大人!当真是······”那人想了想,总算找出了一个比较合适的形容词,“恍如仙人。”

        商屿丞心里暗戳戳的想:丹枢长大了肯定比他好看。

        九劭上前一步,看着台下三千将士,以及上舍数十位学子,开口道:“麓江蝗灾,致使西南民生凋敝,满目疮痍。今山河有恙,吾辈义不容辞,赈灾事关苍生万民,吾虽不能与诸君同往,但此心与诸君同在。”

        言罢,他朝台下千人拱手弯腰一礼。

        众人赶忙回礼,齐道:“定不负院首大人所托。”

        晨光熹微中,队伍缓慢却坚定的前行。

        因为此行人员颇多,只得四人一辆马车。

        商屿丞上了马车便开始睡,一边的沈初放下车帘,帘子遮住了大部分的光,车内昏暗。丹鸣这会儿在外面骑马,车内,便只有沈初和丹枢二人相对而坐。

        丹枢扶着商屿丞让他靠在自己肩上。

        沈初:“······”有时候他不禁怀疑东丹五皇子是想要抢他饭碗。

        丹枢不是多话的人,一路上,两人鲜少交流,更多时候便是现在这样。

        帘子突然被人从外面掀起,一束阳光透过缝隙洒在商屿丞俊朗的侧脸上,他尚且没察觉到,便有人先一步抬起袖子替他遮住光线。

        丹鸣看到车内齐齐盯着自己的四只眼睛,这才后知后觉想起来车上还有个“每逢上车必睡觉”的商屿丞。在二人的盯视下,他赶忙放下帘子,顺便还掩了掩两侧,不让半点阳光漏进来。

        这一番动静早就吵醒了商屿丞,他闭眼缓了一会儿,没觉得有什么不适,这才睁开眼。

        他问:“我们到哪了?”

        丹鸣刚从外面进来,最是清楚此时状况,说道:“前面有个镇子,再赶半日的路便能到麓江了。”

        麓江是粟州府受灾最严重的地方,城内外数十里寸草不生,便是树木都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连树皮都早已被啃食干净。

        商屿丞掀起车帘一角,入目皆是荒芜,不见半点绿色。

        一行人在镇上找了几户人家借地方休整,对方听说他们是前来赈灾的,欢喜的将人迎进去,奈何家中无米下锅,好在一路以来,大部队吃的都是他们自己带的粮食。

        天灾当前,粮食价格飞涨,临近麓江这边,粮食更是到了有价无市的地步。

        等到中午队伍离开后,每家都分到了一小袋米。

        再次启程,商屿丞没在上车,而是骑马护在马车一旁。他抬头看着渐渐暗沉的天色,心知这是要下雨了。

        蝗虫怕雨,今日大概不会出现了。只是现在正值夏日,高温湿润,这样的气候最适合虫卵孵化。

        下午终是下起雨来,淅淅沥沥的雨阻隔了视线,白司业当机立断,全速赶路,总算在傍晚时抵达麓江。

        麓江大小官员顾不得下雨,撑着伞站在城门下,直到朦胧雨雾中出现了队伍的轮廓,他们这才松了口气。

        粟州知州庄文雍更是亲自到此,早前几日就让人将城西那边的几座宅子征用了,用来安顿赈灾物资。

        麓江本是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只是此时蝗虫过境,再美的地方也只剩下萧条颓败。

        待众人安顿下来,白司业让上舍的学子去田庄村落里看看。

        穆柏楠要安排神武卫沿路保护,担心会有暴民伤人,不成想被白司业拦下。

        “他们是来历练的,从别人口中听来的终究浅薄,需得他们亲眼去看看。”

        此话一出,旁人再没了反对的理由。


  (https://www.biqukk.cc/57881_57881798/1857259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kk.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kk.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