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 > 当重生撞上穿越 > 109三查,参加乡试

109三查,参加乡试


  李查德并没有着急着处理这些个拜帖,而是点了一桌还算丰盛的菜,招呼田叔一道享用后,再要了点热水,美美地泡了会儿脚后,直接安歇了。

  没办法,明个儿要早起,不早睡可不成。

  第二天,天还乌漆嘛黑时,李查德便被田叔给叫了起来。再次检查了一遍事先准备好的考篮,匆匆吃了些点心后,便乘坐着骡车直奔试场。

  李查德原以为自己不算迟,不曾想还没到试场,原本还算宽敞的官道就出现了小拥堵。

  “田叔,就在这儿下吧,你先回吧。”

  “哎,那少爷您可得自己个儿当心着点。”

  “嗯。”下了骡车的李查德拎着考篮,朝着试场方向继续前行。没一会儿功夫,便来到了试场前的小广场,更被眼前攒动的人头给吓了一跳。

  嚯,这人还真不少。参加乡试的书生不少,前来送考的亲友团更多。一瞬间,让李查德有种千年后高考的既视感。抬头看了看阴沉沉,不见一丝晨曦的天空,暗叹了一声,幸好四周照明用的火把灯笼还算给力,比起高考,在古代科举硬件条件明显要差一些。

  正当李查德有一搭没一搭的发散思维之际,就听到试场大门口,有个手拎铜锣的差官“咣咣咣”地敲了三下铜锣,随后提高了嗓门道:“准备排队入试场!”

  这一声嚷嚷,让那些个送考的亲友团很是自觉地与即将入场考试的秀才们分开,而秀才们也自觉地依次排成了三列,准备接受检查。李查德随意选了一队,位置不前不后,排在前头的是个瞧着年纪大约四十出头,蓄起了胡须的中年男人,身后那位瞧着年纪也不小,至少也过而立之年了。而旁边那队伍里,竟然还有两鬓斑白,瞧着走动都不那么利索的老人家,甚至还不止一位。

  李查德不禁感慨,科举这条路,还真是学到老,考到老……像他这种未成年人,优势还真不是一般的明显。

  进考场前,脱衣搜身检查是必须的。防着考生夹带小抄,甚至连带夹层的厚实棉衣也不让穿。严格的检查,以及一旦发现有人作弊严厉的惩处,在前朝株连咔擦掉好几个顶风作案之人后,目前为止倒也没什么人敢再搂虎须。

  毕竟这一次没考中,还有下一次,可若是被抓到,不仅仅本尊终身禁考,还连累后世三代子孙,自然犯不着。而官员若是逮到,轻则丢官,重则株连九族,更不是闹着玩的。

  李查德所准备的考篮中,特意准备了一个用来放卷子的小皮袋,防水防火。文房四宝墨条、毛笔、砚台、笔架。再来便是干粮,毕竟要在里面待三天,哪怕李查德有个秘密空间,里头不缺美食,明面上也得准备一些不是。

  经过了搜身,李查德得以顺利进入考场。被抽到甲子号的李查德运气不算太糟糕,虽说距离空气污浊的方便之所并不远,但因为风向问题,并不会闻到太多污浊之气。只不过分到的小单间着实脏了点,那负责打扫之人,肯定没认真打扫,角落里竟然还有两只指甲盖般大小的蜘蛛。

  真要命。

  李查德无奈,只好自己亲自动手,重新打扫一遍。随后仔细地撒上驱虫粉,将来不及清理掉的蜈蚣等爬虫给清理了。随后又稍稍检查了一遍其实就是块大木板的考桌,见没啥大问题,这才稍稍松了口气。

  等到李查德忙完了这些,时间也差不多了。又是“邦邦邦”的三声敲锣声,伴随着亢长的“落锁”,是一声声清脆的上铜锁的声音,由远及近。三天,像李查德这样的秀才,将在这号子房的单间里待够三天,吃喝拉撒睡都在里面。

  但凡经历过的人都有深刻体会,没点健康的身板以及心理素质,还真熬不过去。

  很快,蜡烛分配了下来,每位考生三根,平均一天一根,若是节省着用应该是够的。但也不是绝对。万一未来三天里是那种阴雨绵绵的昏暗天气,这点子蜡烛肯定不够用。毕竟为防止考生作弊,每个号子房门口都用木板阻隔,留着半大的孔洞用来递考卷,所以房里的光线真心不怎么好。

  没多久,卷子也派发了下来,非常厚实的一叠,卷成一捆,捆绑好后从那个半大孔洞塞了进来。

  李查德虽说第一次参加科举,好在上辈子考试经验满满,便没着急着答题。而是习惯性的从头到尾看了一遍考题,暗道了一句,无论帖经还是墨义,题目还真心不少,就连明算跟明法,这一次题量也有所增加。而对于李查德最难啃的诗赋,命题“重阳”,反而让他暗松了口气。

  李查德从考篮中取出了小皮袋,将卷子全部装入,随后在砚台里滴了几滴清水后,慢悠悠地开始研磨墨条。虽说批阅卷子时会糊名,重新誊录一遍,以防作弊,但具体排名次时还是会根据卷面字迹重新调整。字的好坏,卷面干净与否能影响最终成绩。

  李查德的字不差,哪怕上辈子,被亲爹逼着练字,不情不愿地好歹也练了二十多年,勉强拿得出手。到了大齐这边,被迫养病的日子着实无聊,只好练字休养生息,那字竟然又有所进步。

  现在听到正式开考的铜锣声响起,磨完墨的李查德这才不紧不慢地开始答题。还是那句话,科举大部分考的还是一个记忆,对于熟读四书五经,以及相关注释的李查德而言,难度真的不如让他作诗。而这一次,诗赋的范围竟然又让他给蒙对了,就这么东拼西凑,凑了首五言。

  九九重阳节,茱萸满枝头,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清冷暮秋时,寒蝉一片愁……

  许是心态的关系,李查德回答得相当顺利。也就是明算,在草稿里细细推算了一番才将十题明算最终答案誊写在卷子上。不需要解题过程,只需要写上最终答案,还不是一般的省事。至于明法,就相对而言复杂多了,需要引经据典,做到有法可依。

  尤其其中一题明法,家中的庶子失手将当姨娘的生母杀死,该如何判时,李查德头都大了。喵喵的,杀人者偿命啊,这不显而易见嘛。偏偏在大齐还不能这么判。

  只因为妾者,立女也,哪怕抬为姨娘,生了儿子,也就半个主子而已。庶子只能认前头的嫡母为母亲,就算真的有出息请诰命,也轮不到当姨娘的生母。哪怕前头的嫡母没了,在大齐也是不允许抬姨娘为正房的。所以这一题,李查德斟酌了好久,并没有判这庶子死刑,而是流放。也不知这般判,会不会影响最终成绩。


  (https://www.biqukk.cc/60_60607/42739427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kk.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kk.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