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 > 霹雳无隅 > 第四章 再逢白莲

第四章 再逢白莲


  素还真再次来到瀚海的时候,带回了琴绝弦的尸体。

  ——————

  琴绝弦进入室内医治情杀前,素还真忽然想到明隅说的那句“碎玉之声”。

  世人常用朱玉落盘形容琵琶之音,于是他先前听到这个词时没有太过在意,只是觉得明隅用词有些偏,但细思之下,碎玉亦拟女子丧命之后散落在地的钗环,实在是寓意甚悲,十分不详。

  “琴姑娘,医治情杀若有困难,吾等可另寻他法,暂且先保住情杀性命亦可。”素还真不由道。

  “不必,吾所造之伤,自有解法。”琴女决绝,一旁照看情杀的凤白头也相信琴绝弦有解方,奇怪清香白莲为何要多此一言。

  情杀是钜锋里宗主·令狐神逸之侄,令狐神逸不仅精于刀剑武道及铸造,更多次相帮正道,素还真于情于理皆当保情杀,凤白头出身钜锋里,亦是期待琴女救回情杀。

  最终,善良的琴女不惜身死、用自己之筋续补了情杀断裂之脉。

  为了避免自己的逝世令皮鼓师为难素还真,琴女留信请素还真隐瞒她的死,告知皮鼓师是她自己绝情,不愿再见心中挚爱……

  素还真却没有照做。

  他心知,琴绝弦即使身死,内心会期望长伴皮鼓师身边。

  “吾不杀伯仁,伯仁因吾而死。”若皮鼓师要寻仇怨,素还真自会担下。

  ——————

  清香白莲刚行至瀚海附近,明隅便发觉了。

  当时他正在听绝弦琴女留在世上最后的琴意,无实声,故耳不得闻,心却可感。

  “多些前辈为素某疗伤,可惜素某护琴姑娘有失,使得前辈也不能再闻筋弦妙绝。”清香白莲已离了皮鼓师处,随意念指引再次见到明隅。

  方才皮鼓师盛怒之下出手攻击素还真,素还真并未还手,明隅也没有插手。清香白莲是心中有愧,希望以此稍加平复痛失所爱的皮鼓师心中的愤怒。

  明隅则并不想认识皮鼓师,那个疯狂的男人施爱欲于自愿让他占有的女人,但却吝啬于给予她相对应的理解与尊重,端的让琴女这位可敬的乐师变得可怜了。

  “不用谢。我已听到了。”明隅收回输送真气的手,语气略带感怀。

  素还真沉吟片刻便明了了明隅话意,不由道:“前辈以心接纳无声琴意,此等能为着实超凡。”

  “流连所爱的人,她的心意化成曲,早在身体归来前,便回荡在林间了。不着外物所累的陪伴,这是琴绝弦的心性是吗?”

  明隅好奇于琴女其人,奈何素还真对琴女也并不太熟悉,只知她心性善良柔软,情深如水。

  话语间,明隅忽然感觉到原始林另一方传来血腥逆气,正是皮鼓师处,不禁皱眉。

  “前辈,发生何事?”

  两人居处相隔并不算遥远,明隅本就擅长转换气息与自然相合,何况居瀚海数甲子,探察之意念穿过密林而不被皮鼓师发觉,轻而易举。

  片刻,明隅道:“皮鼓师剥下了琴绝弦之皮,以之制鼓。”

  两人皆感郁郁,但对于这等事也无立场置喙,人皮做鼓,虽依常理言会令生者难以安息,但焉知琴绝弦不甘愿如此,一如她甘愿付出不求回报的爱。

  素还真压下心中唏嘘,道:“前辈此次出关,可是想入世一行?但如今嗜血者之祸方歇,武林又起新的波澜。且尚有隐忧潜伏,世道纷乱,恐非入世良时。”

  若是出半斗坪不久的素还真,或许会察觉明隅这位高人之善意便连忙套交情拖下水。但如今的素贤人,早已深知牺牲的悲哀,目前尚无毁天灭地的至重危难,倒也不必去牵连无关之人。且世间修为精深却不善刀兵者亦众,眼前这位前辈分明隔世甚久,不知他能否自保?万一入劫......

  念及此,白莲也准备离开,不欲给此地搅扰更多尘埃。

  “俗事缠身,素某虽欲与前辈深谈,但却是不得不告辞了。若有幸事态稍安,素某必再来看望前辈,亦欢迎前辈到访,届时当邀前辈一同品茗赏曲。另外,瀚海原始林诸事聚集,已不复隐居佳地。北域三玄音另有一名骨箫·范凄凉者,与皮鼓师及琴绝弦素有恩怨,恐怕不日会与皮鼓师发生冲突,请前辈留心。请!”言罢一礼。

  思及白莲离开前所说的话,明隅暗道:劝我离开瀚海却又说日后探望,素还真提醒与约定前后矛盾。可要说是敷衍之词,却实在是言辞恳切,且嘱咐良多。大概......真心是怕我误入乱局,命应劫数。

  他心下倒没什么被看轻的不满,对相交未深的人也能如此着想,这份心意不应被轻忽。

  只是——

  如今武林,可真有这么乱么?

  即便这位清香白莲观气韵仿佛是正道领袖一类的人物,可如此亲身理事且又行色匆匆,也过于奇怪了些。

  心有疑惑,明隅决意暂离瀚海一日,前往附近小镇,寻了一家茶馆,用随身金石之物包下一间房,请了一位说书人,要他讲三百年来武林发生的大事。

  左右明隅也不求对故事了解的多么真实透彻,若要知道大致上发生了一些什么,这些讲古的人总有说法的。

  细细听来,百年之前的都还算正常,真正称得上大事的极少;不大不小的事有一些,多是门派相争,或者是突发灾难波及一小片地域,诸如:道门南北道真好像出了事,决裂的更厉害了;而更多的只是各人恩怨,不管多么诡谲叵测、残酷阴险,也不至波及太远……

  一切正如明隅曾熟悉的江湖面貌。

  等说书人讲到最近百年——

  “最近百年江湖如此纷乱么?”明隅疑惑。

  听起来大事频发,阴谋者纷乱如同拔不完的杂草,且事由因果纠缠难明,奇闻异事层出不穷。

  说书人言:“是啊!先生有所不知,若非有素还真、一页书、叶小钗等人长年支撑,又有各位正道栋梁舍生取义,不独中原武林,甚至东南西北各武林……嗯,应该说整个苦境都会乱局难支,小人还曾听闻其他境域也不太平哩!”

  如此长的书,一天是说不完了,说书人还要吃饭休息,于是足足耗了七天。

  明隅越听,越感觉似有笼罩寰宇的重重大劫降至,世间因果累世纠缠,便现劫之缘起。

  普通人无能为应对如此劫数,只能在劫数中随波逐流、乱世苟生,所以天地留下生机,由能为出众者代众生应劫,因果皆集合显化于其身,由之化解或突破重重劫数。

  ——————

  明隅从镇上返回瀚海原始林,坐在树下拨弄着汩汩清泉,默默整理思绪。

  从前的漫长岁月中,类似于天策真龙或者魔魁祸世这样的大事倒也不是没发生过。诸如某地突降天罚、某武林大魔头被讨伐而亡唯留魔器祸世、某地魔城伫立与三教对峙之类的,有些他经历了,有些他曾听人谈论。

  至于各类奇闻……遥想当年最奇怪的事,莫过于天上出现三个太阳,维持了近千年,三阳照射下的生物生命都比以往长久。

  长生看似逍遥,实则大部分人无力承受,突然获得的太过漫长的生命,模糊了大多数普通人的记忆。而且长生并非真正不死,生命在以人未能发觉的方式更替,展示着生死轮转的残酷,也进一步抹消着真理的模样。以至于一些从那时活下来的普通人,竟以为天上本就有三个太阳,只是后来降下天罚,另外两粒太阳便消失了,逐渐将三阳带来生机之事传颂成了神话。

  记忆一向不错的明隅,还能清楚地回忆起当年看到天上多冒出两个太阳的心情——他从闭关山洞走出,总觉得哪里不对,抬头望了望……差点又因为情绪激动回头继续闭关。

  三阳同天时,有新的地界气息直接联通了苦境,他还去旅游过。本以为苦境这就算是有了新邻居,结果有一日天空异芒闪烁、地动山摇,多出来的两个太阳居然又没了,之前去旅游过的地方再也找不到。修者们掐指一算,日子正常,淡定,转头又去闭关修炼了……若论奇异,这也不比说书人所讲的逊色多少。

  但在过往,绝对没有这么密集的灾难降临。

  而且,他总觉得之后会有更诡谲更危险的事情发生……

  明隅难以驱散刚生发出的不良预感,却并没有生出畏惧的情绪,倒是不禁想起被说书人重点描绘的清香白莲。

  世人眼中的素还真好似有了死而复生的特权,说书人用荒诞夸张的言语赞叹着他的智慧与奇能。可在明隅眼中,神奇的“死而复生”不过是应劫未完的缘故罢了。

  然而天给予人的一线生机稍纵即逝,困难艰险之中历劫者又能坚持到及时?复活九十九次,下一次也可能是万劫不复。

  届时应劫者身死如何凄惨且不论,未能化消的灾劫怕是要冲击其他应有天命之人、甚至是更多的普通百姓,又不知会带走多少生命去填平劫难。

  明隅望着被自己搅乱了涟漪的清泉,破碎的水面映出模糊人影,心绪纷纷:自己的那些故人们,多为性情坚毅,非是躲避天命之辈,日后可会出现在大劫中吗?而自己呢,此时出关,又昭示如何?

  还想象什么日后。

  蓦然甩尽指尖漓漓的泉水,茶馆中听闻的某一段故事再次冲入脑海。初闻之时的惊讶,今日再回想唯余怅然——

  有一位故友已成诀别,就在明隅毫无所觉闭关之时,身死道消,再不复见。

  明隅饮尽一坛方沽的青竹酒,劲力一催,酒坛化作粉末簌簌落下,竟随着饮者意念,在空中逐渐停留,凝成剑型。


  (https://www.biqukk.cc/69_69462/45532967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kk.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kk.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