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 > 别宫斗了,玩吧!沈环乐潇泽 > 第二十一章:皇太后的心思

第二十一章:皇太后的心思


如今想来,她的这位婆母其实也是一个极其复杂的人。虽处处避着太皇太后的锋芒,可私底下的力量也不小,虽深居简出,却“耳聪目明”。沈环又不自觉地想起了那晚乐潇泽说过的话,他说自己和皇太后很像,还说,若由皇太后来当权,未必会是一榻糊涂的场面。

        沈环怔愣间,掌事梁秋月已经迎了出来,笑意盈盈地向沈环一福,“奴婢给皇后请安,皇太后正念叨着殿下,殿下便过来了。”沈环看了梁秋月一眼,也回笑道:“梁姑姑今日好气色。”梁秋月引着沈环向内走去,“那也是托了殿下的福,殿下每回过来,奴婢都觉得宫里热闹了不少。”

        两人说笑着来到后殿,皇太后金氏却是半倚在榻上,身上盖着件皮裘,姿态闲懒,倒与平常的端整肃穆大为不同。沈环上前福礼,“妾身恭请皇太后玉安!”金氏一笑,朝沈环招了招手,“这么冷的天,路上一定冻坏了,快过来坐。”

        沈环谢过,瞟了一眼榻旁的墩子,的确是最挨近炉子也最暖和的地方,沈环依言坐了过去。老实说,她还是第一次与金氏凑地这般近,心下多少有些不自在。金氏倒是极其自然地伸手摸过她的手,点头道:“嗯,倒还暖和,你们这班奴才也还算尽心。”说着,金氏又抬起沈环袖中的手细细看了看道:“嗯,瞧瞧这手,便是个有福气的。”

        沈环被金氏弄地糊涂,但却难得看到金氏开她的玩笑,便也道:“方才梁姑姑说是托了妾身的福,那妾身便也捡个现成的,甭管殿下说妾身什么,妾身只管说是托了殿下的福便是了。”梁秋月笑了起来,金氏也是笑弯了眼睛,斜睨着梁秋月道:“秋月你看看,你那厢讨好着这小主子,她这厢便到我跟前来卖了你,可见你这奉承的功夫实在不到家。”

        梁秋月福礼道:“奴婢看是殿下嫌弃了奴婢才是,若真如此,奴婢便也学着那八宝便是……”话未说完,殿内便已哄堂大笑。又调笑了几句,梁秋月便吩咐身边的婢子领着沈环的几个小丫头出去喝茶了,殿内便只剩下了金氏、沈环还有梁秋月与何芳洁。沈环知道,该说正题了。

        见金氏没有先开口的意思,沈环便先将罗氏所说的关于沈珠的婚事先复述了一遍,最后道:“妾身年岁小,实在不谙这些事情,长姐的性子又不同于其他人,故而妾身便来向殿下讨教一番。”

        金氏的唇边始终噙着淡淡的微笑,看得出她今日的心情似是极好,默默听完沈环的话后,金氏并不急着回答,而是反问道:“你年岁虽小,却也是个懂事的,且先说说你心里的想法吧,到底你与令姐相处了那么些年。”

        沈环思量了一下,答道:“妾身不懂太多的道理,只是心中觉得家世如何,从前如何,并不重要,最重要的还是要看其人如何,还有……”沈环似是有所顾忌,金氏便摇头道:“话到说到这份上了,还有什么好顾忌的?”沈环便小心翼翼地道:“还有便是两边的长亲如何,也是有些关系的。”

        沈环接着道:“家姐性子大大咧咧,凡事也不会藏着掖着,比不得那些闺中小姐,妾身……只希望她能平安无恙,活得自在,并不希望她如何大富大贵,甚至与人争宠。”

        其实方才听了罗氏的话,沈环便对那个苏家少爷不是很满意了。一来他是家中独子,二来他聪慧过人,很可能富贵显达,沈珠虽占有一个皇后之妹的名号,却实在没有那些闺中小姐的学识与手段,难保苏家少爷将来不会纳妾,又或是有什么别的想法。

        只不过,具体还得看两家的情况,两位男子的为人以及亲长的为人。只是以沈环如今的能力,只怕是不好遣人调查的,便是遣人偷偷去查了,也未必就是信地过的真相。再有,沈珠要选亲,必定不会只有两家上门,沈环总觉得偏偏是这样的两家来提亲,似乎显得有些刻意了。

        闻言,梁秋月与何芳洁都不由地看了沈环一眼,金氏的眼中也有了微微的满意之色,不禁开口道:“身为女子本是不易,嫁入夫家更是不易,令姐能得皇后如此为她着想,也是她的福气。可方才听你所言,皇后又可知道那叙南卫可是远在四川?若令姐远嫁,只怕你们姐妹从此天各一方,难得有相见之期了。”

        沈环其实也早已想到这个话题,因为方才罗氏刻意提到那苏家少爷的家产便在皇都附近,沈环便道:“妾身说句大逆不道的话,其实自打妾身做上皇后以来,便与家姐天各一方了,妾身也着实不想看到她委屈自己的模样。况且,嫁入夫家后,自然是以夫君为重,至于其他,也并不那么重要了。”

        还有一点便是,沈环不想让沈珠卷进权利之争中来,她一日做着这皇后的位置,便难保别人不会拿沈家人做文章。沈石与罗氏沈环顾不了,但沈珠,若能保她无虞,便也是好的。至少,让她自自在在一些时日,真有什么事,也不算白来这世上一遭了。

        金氏垂了眸子道:“皇后既然这样说了,我在外头也多少有些旧戚,托他们向两家打探一二便是。”沈环抬眸看了一眼金氏,一时有些拿不准金氏的心思。只默了默便又道:“还有一桩事,妾身却不知当讲不当讲。”金氏一笑道:“平日里无所顾忌的皇后,今日倒是小心谨慎起来了,可见,人都是有弱点的。”

        沈环暗暗心惊,总觉得金氏是一语双关。这次,没待沈环开口,金氏便已道:“我倒是听闻沈大人与沈淑人不久前过继了一位远宗子,好似十岁上下,生地很还挺聪慧的。”

        闻言,沈环更是心跳如鼓,皇太后这话中分明有别的意思,那饼子之事到底与皇太后有无关系?又像……又不像……似乎沈珠的事情更像是与皇太后关系多一点,既如此,那……那饼子之事……

        金氏突然又转了话题道:“皇后可曾听过骄阳苑里的郑姬其人?”郑姬?沈环虽有些跟不上金氏的节奏,但听了这话,还是仔细想了一想,似乎……大概……好像在哪里听说过?见沈环如此模样,金氏不禁笑了起来,“看来皇后果真没将皇上放在心上。”

        闻言,沈环一惊,连忙起身福礼,“妾身惶恐!”“诶?”金氏扶起沈环,语声轻柔地道:“何必惶恐?你是正宫皇后,是皇上明媒正娶,百官俯首的中宫。至于郑姬嘛,不过是路边的一棵野草,稍稍顽强些罢了。”金氏让沈环坐下,沈环却已有些如坐针毡,这个皇太后果真好厉害,自己都有些招架不住了,也不知道她哪句话是真,哪句话是假。

        金氏突然又将话头转了回去,“在我看来,那什么饼子的,并不适合沈大人与沈淑人,不过十岁而已,玩性自然重的,上元佳节正是热闹之时啊。”沈环的心绪缓缓平静下来,看来,皇太后是要插手沈家之事了,但似乎她也有着自己的打算。不过至少,沈珠之事应该是不用沈环再多操心了。

        金氏看向沈环,“本殿方才说到哪里了?”沈环看了一眼金氏,垂眸道:“郑姬。”金氏满意地一笑,“没错,便是郑姬……”

        回宫的路上,沈环有些心不在焉,皇太后虽口中只说郑姬是棵路边的野草,但特意这样说出来,自然也说明那郑姬不是个简单的。只不过,令沈环有些疑惑的是,难道比之一个小小的郑姬,宫里的康贵妃什么的不是更让人紧张一些吗?皇太后的心思,可真是难猜。

        哪知沈环前脚刚进丹凤宫,长乐宫的人后脚便追到了,并将两份册子呈递给沈环。沈环打开来一看,上面居然详细地介绍了苏段两家的情况,包括各自的性情为人,所历小事大事,还有亲长亦是如此。

        再有便是两家的近亲远亲还有相交知之人的概述了,沈环细细看过之后,便将册子合上了,可是心中却久久不能平静下来。只不过,接下来的事,也不由她操心了。只要沈珠好,就行了,也不管她,是理解还是不理解。

        皇太后竟然如此帮着她,想来算计沈家的人便是太皇太后的人了。沈环真不敢想象,如果皇太后没有插手此事的话,后果会是怎么样。虽然,沈环在进宫之前便已想象了最坏的结果,但若真要眼睁睁地看着他们出事,到底于心不忍。由此可见,太皇太后果真是恨她入骨了,竟不惜拿沈珠的婚事与沈家的继子做文章,还做地如此滴水不漏,悄然无声。

        沈环将人都清退出殿,独独留下一个何芳洁,然后将册子递给何芳洁,“何姑姑,可知那郑姬的来历?”何芳洁淡然地接过两本册子,同时口中答道:“郑姬,妙菱,年二十有五。本出自风尘,二十初头的时候便跟了圣上,圣上待她也是别有不同。”

        “那郑姬生地倒有几分如仙如画的气质,说话做事也一向滴水不漏,最重要的是,她极擅猜测君心。”何芳洁说到这里,却见沈环淡淡一笑道:“以她的年岁,能得圣上五六年之宠,的确不是个简单之人。”


  (https://www.biqukk.cc/98657_98657372/9000003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kk.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kk.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