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 > 女帝不惑 > 第36章 各怀心事

第36章 各怀心事


海棠园西北角有一个单独隔出来小园子,一般少有宾客到来只供本家亲眷所用,这会儿却腾出来给周珩使用。

        婢女小心翼翼端上茶水果品,忍不住偷偷打量这位尊贵的少年王爷。虽然他看起来异常冷漠,却显得容颜更加俊美。

        门外传来层叠的脚步声和说笑声,周珩霍然起身。婢女惊讶地看着他脸上瞬间绽放一个灿烂的笑容,险些以为自己眼花了。

        “嘎吱”一声门被打开,一人率先踏入房门,身后跟着两男一女,其中就有这座园子的主人。

        婢女连忙低头,退后一步行礼,悄悄退出房间。

        “阿姐!你终于来了!”周珩走上前去,压抑不住兴奋。

        “怎么样,等着急了吧?”赵锦笑着握住他的手腕,“没想到你这么早来,阿姐走的晚了些。”

        “也没有,我也是刚到。”周珩满眼都是喜悦,完全看不见其他人。

        李成蹊略施一礼:“臣见过长陵王殿下。”

        周珩收敛笑容,视线在他身上扫过,疑惑地望向赵锦。

        赵锦轻咳一声:“阿珩,这位是太师家的三公子李成蹊,表字桃溪。”

        原来这就是那位传闻中最得圣宠的李贵君,周珩淡淡回礼:“久仰大名。”

        赵锦微微一笑:“阿珩,你久不在长安想必好多人和物都生疏了,一会儿让桃溪带着你一起熟悉熟悉。”

        李成蹊胸有成竹:“陛下放心,我一定会把长陵王殿下照顾好的。”

        “阿姐不和我一起?”周珩皱眉,为什么要跟那些人熟悉?他最不喜欢这些人情往来的俗事。

        赵锦看向他紧攥在自己袖子上的拳头,不由一笑:“也不是不一起,只是我总不能时时刻刻和你在一起,让桃溪帮忙照应着你,我也能放心些。”

        周珩冷声道:“我不需要旁人照顾!”

        李成蹊插话:“殿下不用多心,陛下只是担心你在陌生的环境里拘谨放不开,完全是一番好意。”

        赵国公和夫人王氏也附和:“是呀是呀,殿下今日只管尽兴畅玩,千万不要拘束。”

        周珩虽不喜人多,但是架不住众人热情似火,尤其是赵锦眼中充满了期待和寄望,只好勉强答应。

        几人一同向园中走去,李成蹊和赵国公一左一右把周珩裹在中间,时不时挑起话题引他开口。王氏伴着赵锦落后一段,边走边聊。

        群芳厅中聚集了不少来宾,三五成群围在一起闲聊说笑,一看到他们一行人踏入厅中,顿时凐灭了声响纷纷行礼。

        虽然早已经吩咐过宴会之上不必拘礼,但是众人心中仍然绷着一根弦没办法轻易放松。所以女帝需要出来露个面表个态,接下来就比较容易进行了。

        赵锦携周珩和李成蹊在上首坐下,举杯朗声道:“宴会之上无大小,诸位需尽兴畅饮,方不负良辰美景人相会。”

        此言一出如飞石抛进沉静的湖面,打破了似是而非的尴尬气氛。众人亦举杯,随后便是一派其乐融融的祥和之象,毕竟都了解陛下的行事,玩的时候便是尽兴玩乐不喜被凡俗礼节所扰。类似的游园会以往也经常举办,赵锦与李成蹊都是宴会的常客。

        大多宾客见完礼后仍各自散去,或相约赏景或饮酒为乐,能够上前打招呼的也都算是知己好友了。

        李成蹊笑意盈盈地向周珩一一引荐,可惜后者总是兴致缺缺,漠然应了一个声不再说话了。

        赵锦看在眼里,心中重重叹了口气,即使刨除乱点鸳鸯的想法,她也是希望周珩能多交几个朋友的。他总是这样拒人于千里之外把自己封闭起来,着实让人忧心。

        周珩不知道她的想法,只觉得异常烦躁,上前打招呼的人一个接一个,甚至有些用奇异的目光偷偷打量,让他如芒在背。刚寻着一个没有人打扰的空隙,他如释重负,又悄悄蹭到赵锦身侧。

        赵锦无奈,宠溺地揉了揉他的脑袋:“怎么,你不喜欢这里吗?”

        周珩愁容满面:“人太多了,乱哄哄的!”

        赵锦哑然失笑,这哪里就人多了,比之以往的宴会可算是冷清了,人山人海的场面你怕是没有见过。

        李成蹊道:“今日邀请的都是知己的人,不算很多,殿下要是觉得聒噪影响雅致,可以再清退一些。”

        周珩冷哼一声,不与他接话。

        赵锦抚了抚他的背,温言哄道:“行了,我们就在这里待一会儿,然后去园子里看玉树好不好呀?”

        周珩点了点头,越发与她拉近距离,紧紧抱住她的腰。

        李成蹊冷眼瞧着,眼中流露一丝轻蔑,却没有多言。

        “哎呦,贵君大人可是好久没来跟我们一起喝酒了,今天可不能放你走了!”一名锦衣少年笑嘻嘻搂住他的脖子,丝毫不懂得避讳。

        赵锦闻声看过去,这人正是赵国公夫人王氏的弟弟王栎,他容貌性情颇肖其姐,一张笑脸极为灿烂喜庆。

        “撒开你的爪子!没点规矩,陛下和长陵王殿下还在这里呢。”旁边竹青长袍的瘦高少年抬起折扇敲在他手背上,登时出现一道红痕。

        王栎脸上顿时一阵抽搐,捂着手背嗷嗷直叫。李成蹊顺势推开他,露出幸灾乐祸的笑容。

        瘦高少年则对着赵锦和周珩执扇一揖,规规矩矩。

        这人她同样认得,是崔家的公子崔融。因他表字朗君谐音郞君,长得也俊朗清秀,众人都开玩笑叫他崔郎君。

        崔融身后还跟了一位年纪偏小的青涩少年,容貌与他有几分相似,大约是兄弟。

        另有几名二十来岁的锦衣少年环绕在侧,笑嘻嘻看着战场中心,此刻也都随着崔融行了一个礼。

        “免礼!”赵锦微笑着抬手,这些人都是熟面孔,有的即使叫不上来名字也大概知道是哪家的。

        李成蹊挑起崔融手中折扇,打趣道:“还是崔郎君规矩多,无论何时何地都忘不了。”

        崔融顺势起身,微微一笑不再言语。众人也都平身,围在李成蹊身边七嘴八舌交谈起来。

        王栎笑呵呵走到赵锦面前:“启禀陛下,我们几个在沉香榭备了清酒和几样玩意儿,陛下和长陵王殿下可要移步过去一同玩乐?”

        赵锦兴致勃勃:“哦?可有什么新奇的?”

        周珩闻言皱起眉头,幽怨地看向身侧人:“阿姐,不是说好了我们去看玉树的吗?”

        赵锦心虚:“啊……我们可以看完玉树过去嘛,时间这么长总不能一直看,找点别的乐子也算消磨时间。”

        周珩不语。

        李成蹊从人群中抽身过来,善解人意道:“既然殿下不愿意过去就别勉强了,陛下不过少玩一日嘛,总好过惹殿下不开心。”

        赵锦与他对视一眼,立刻会意,唉声叹气道:“唉可惜了,好不容易来一次。”

        王栎察言观色,再度开口:“其实殿下要看的那玉树啊就在沉香榭边上,正好顺路过去,不耽误事儿。”

        赵锦喜上眉梢:“是吗,那真是巧了!阿珩,你看呢?”

        周珩虽然不知道他们的意图,但是直觉让他感到不舒服,于是看向李成蹊和王栎的眼神也充满了敌意。

        李成蹊推了推赵锦,继续阴阳怪气:“陛下还是陪殿下去看玉树吧,反正也不差这一天玩的,就暂且委屈你一下。”

        这句话的火候刚刚好,周珩脸色瞬间就变了,虽然还是不情不愿,却不好再任性拒绝。

        王栎和李成蹊带着其他少年先行一步去往沉香榭准备,赵锦挽着周珩慢悠悠走在后面,一路赏景过去,后者一直兴致缺缺,她只好主动开口:

        “阿珩,你是不是特别不想在这里?”

        周珩摇头:“没有!阿姐邀请我过来游玩,我很开心。”

        赵锦含笑道:“可是你不喜欢跟旁人一起玩是不是?你刚才脸色铁青的样子,不知道的还以为被谁欺负了呢。”

        周珩闷声道:“我跟他们不熟。”

        赵锦道:“哪有天生就熟悉的人,都是慢慢了解感情才逐渐加深,你要是所有人都拒绝接触怎会有相熟的朋友。一个人独行于世,终究是有些孤独。”

        “为什么一定要有朋友,一个人也很好啊,而且……”周珩小声嘟囔,“我有阿姐,不会觉得孤独。”

        赵锦失笑:“那怎么一样,姐姐是亲人朋友是朋友,甚至将来你还会有自己的家庭有血脉相承的儿女。你的一生中还会遇见很多重要的人,阿姐不是你的唯一。”

        周珩蹙眉:“我不想要那些人!我有阿姐就够了!”

        赵锦叹息:“可是阿姐也不能一直陪在你身边,如同过去的三年你我千里之遥,你倘若生病了难过了或是委屈了我也照顾不到。往后年年也会是如此,你一个人我怎么放心的下。”

        周珩低头不语,只是惯性向前走。赵锦摸不准他此刻的心情,不敢再开口相劝了,忽然他停下脚步,扭头看向她:

        “阿姐,我真的不能留在长安吗?我可以不要亲王爵位不要宅第府兵,只希望能时常见到阿姐就好。”

        赵锦微微愣住,苦涩在心中化开。想到他十来岁的年纪一个人远赴他乡,身边无一亲朋好友、相熟之人,必定是吃了不少苦头。可是……

        她缓缓平复下情绪:“这是皇祖母的遗旨,你现在也不是小孩子了,应该明白是什么用意。”

        啪叽一声,周珩眼里的光亮瞬间熄灭,他面无表情地哦了一声,转过头继续看着前方道路。


  (https://www.biqukk.cc/99336_99336439/2124392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kk.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kk.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