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 > 几回疏雨滴圆荷 > 第八十一章    收获

第八十一章    收获


  太后坐在花厅里,沈启明在旁边站着,接受京兆尹吴大人带着通城官员跪拜。

  既是正式拜见太后,礼是不能少的。端嬷嬷将礼单收好,太后朝大家和蔼说到,“你们有心了。都平身吧。这是在外头,也不拘着守那些个规矩,都坐下说说话。”

  官员们哪里敢造次,一再推却,最后端嬷嬷让人搬了长凳来,在花厅两侧摆着,官员们挨挤着坐着了。

  太后先是看向了吴大人,笑道,“哀家虽然常年礼佛,不问朝事,但这些年没听说过京城出过什么岔子,想来是吴大人的功劳。”

  “臣只是谨守本分,有皇上天威镇着,又有太后的福气罩着,京城自然出不了什么大事。”吴问是京官,皇宫里的暗涌他最是清楚,皇上和太后的关系他也有所耳闻,因而回答得极为谨慎。

  太后虽然跟他少有接触,但这话里就能瞧出这是一只老狐狸,话里滴水不露,既不得罪皇上,也不得罪她,这种人官场上见多了,她也没心思与他多说,点了点头就算过去了。

  接着,她看向通城知县余飞,见他神色如常,心里赞他是个有见识的,故意试探他道,“通城虽隶属京城,但离京城甚远,想来皇上的天威和哀家的福气也无法顾及,全凭余大人的功劳了。”

  太后的话明显有些尖锐,其他通城的官员明显紧张了起来,余大人却没什么异样,起身答道,“普天之下莫非皇土,何况通城还在京城的地界上。通城近些年确实称得上百姓安居乐业,但微臣不敢独揽功劳,这里头有皇上天威和太后的福气,也有通城一众同僚的心血。太后今日能召见诸位同僚,微臣满心感激。微臣等于朝廷是微末小官,但于通城百姓,却是一方主管。微臣时时提醒自己,也提醒同僚,我们尽了心,百姓们生活得好,皇上和太后才能少操心。若天下皆如此,那皇上和太后就能高枕无忧了。”

  这番话字字在理,振聋发聩。

  沈启明在一旁听着,竟有了“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之感。他是祖父悉心教导长大的,然而祖父一介武官,只教他为人正直、保家卫国。他从未学过帝王之道,但是今日却听出了道理,帝王之道,在于用人。皇上没有三头六臂,这天下之大,哪能事事都让皇上做。若是用的都是余大人这样的人,天下各个地方都是祥和的,国家自然就国泰民安了。

  他想得入了神,没注意到太后其实正在用余光看他。

  太后见他的神态,就知道他受了教,今日将他带来就算没有白费心思。

  此时花厅里静得出奇。

  余大人的话都是正理,可在座的各位都不熟悉太后,余大人态度显得强硬了些,也不知道太后会不会生气,大家连喘气声都轻微了许多。

  气氛越发紧张的时候,太后笑出了声,“余大人此话有理。既然你为你的同僚们发了声,不如让大家都说一说,哀家也算是替皇上来体察下情了,回头哀家回了宫,也得替各位在皇上面前说几句。”

  “谢太后。”诸位官员们赶紧起身言谢。

  沈启明本来认为,余大人已经算大胆的了,其他芝麻小官畏惧天威,怕是不敢再出声了。没想到通城这么个小县城,人物倒是不少,竟又有几位官员站出来发表了言论。

  太后都耐心听完他们说的话,也赞扬了几句,花厅里气氛活跃了许多。

  沈启明看向坐着一直没动的吴问,脸上始终带着恭谨的笑,不带头也不阻止,倒是身体力行着“中庸”二字。

  就这样说了一上午,快到午膳时候,端嬷嬷上前提醒太后,“主子,午膳备好了。”

  太后这才笑着对大家说,“瞧瞧,说得兴起了,一眨眼就过了一上午。今儿大家说的哀家都记着了,诸位尽管用心当差,皇上和哀家心里都有数。”

  吴问极为有眼力,忙起身说到,“扰了太后一上午,臣告罪,这就带着诸位同僚告退了。”

  太后摆了摆手,让他们退下,又状似无意地提了一句,“启明,昨儿个你说想去行宫后山看一看,今儿余大人在这里,你问问余大人去不去得?”

  沈启明会意,立即上前朝余大人抱拳道,“劳烦余大人,我最是爱写写画画,昨儿见后山风景甚好,想去看看,太后娘娘怕我人生地不熟的,就没让我去。”

  余大人听懂了意思,不等他把话说完,就回道,“微臣陪沈小公子去看看。”

  吴问心中虽有疑惑,但太后发了话,他也不会多说什么,留下余大人,带着其他人告退了。

  待得人都走了,沈启明仍旧回到太后身旁站着。余大人倒是也不意外,只站在原地,等候太后发话。

  太后越发欣赏他,也不拐弯抹角,直截了当说到,“哀家留余大人一人,是有些话不好当众说,有些事不好当众问。”

  余大人低头答道,“微臣明白,太后请讲。”

  太后看了沈启明一眼,说到,“人少了,你们俩也别拘礼了,坐着吧。”

  沈启明听话就坐下了,余大人也是。

  太后见二人坐下了,开口道,“哀家是经了三朝的老人了,虽然出宫少,但也知民间疾苦。哀家来,见到的都是太平人间,那些看不见的地方,想来也有些不太平的。今儿哀家愿意听,余大人尽管说一说。”

  余飞是进士出身,以往只听闻太后是个富贵闲人,不管朝事的。可他心里也清楚,能在风云诡测的皇宫稳坐三朝,怎么会是个没有心算的人。只是他也有他犹豫的地方,皇室离他这种小官太过遥远,他不知道太后的心偏向何人,有些话该说不该说。

  斟酌再三,余大人决定干脆装傻,不管太后心思如何,只管照实了说,他老老实实回道,“太后心如明镜,微臣不敢欺瞒。若说天下太平,倒也有些不尽不实。”

  “你且说说。”太后静静地看着他。

  余大人继续说到,“通城在一众同僚尽心之下,其他事情都还算平顺。只有一事,实在令微臣等头痛不已。这事说起来,古往今来都有,太后也肯定有所耳闻。”

  说完,他微微抬头看向太后,见太后正听着,就接着说到,“此事就是圈地之事。”

  太后毫不意外地点了点头,说到,“哀家知道了。你只说说这背后之人是谁?”

  余大人见太后直白,自己也就不藏着掖着了,直接说到,“正是当朝太傅刘大人。”


  (https://www.biqukk.cc/64654_64654638/12320681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kk.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kk.cc